简介:“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我想这是每个高考考生最不想经历的事情.但这件事却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没错,我现在身在清华,但一年前我却因高考失利再次加入了紧张的高三行列.经历了两次高三、两次高考的我想和正在拼搏的你们讲讲我的故事.遭遇“滑铁卢”2016年6月8日晚上8点,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我早已没了高考结束进京参加“领军计划”的激动心情.我茫然地看着窗外掠过的一根又一根电线杆,数着自己一道又一道的错题,算着一分又一分的失误.是的,经过网上不同答案的比对,我考砸了,而且砸在了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十几天后,我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河南省2200名,一个很“二”的数字.成绩出来后我就和老师打好复读的招呼,但在麻木中又填报了志愿.最后,面对自己不服输的内心,我顺从了前者,回到鹤壁高中复读.
简介:写作文,对初中生来说,是个普遍的难题,一提起写作文,他们往往是畏之如虎。这与他们的阅读少、阅历浅、词语贫乏有关,见到题目,写了几句话,就不知怎么往下写,即使写出来文章也是干巴巴的,缺乏文采。怎么办?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水平?就成了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摹仿入手(仿写)。我们学习写字、画画、大抵都是从摹仿入手的,把成功的、好的榜样作为效仿的对象。不断的摹仿,不断的学习,年久日深,就能练就基本功,并且脱出榜样的约束,自己独立创作。写字的,可以抛开碑贴,自己随心所欲的写;绘画的,可以抛开画贴和实物(写生除外),自出新意的创作。学写作文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但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摹仿写作前,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把摹仿同抄袭混为一谈。作文时,翻书找报纸,东抄一段,西抄一段,虽然拼凑成文章,却没有说出自己的一句话。这不是摹仿而是剽窃,这样拼凑出来的文章,是没有半点价值的。剽
简介:<正>辞旧迎新。我们告别2014年,迈入2015年。在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的《城建档案》杂志,也改变了面貌:不仅组建了新的编辑部,而且也对栏目和版式进行了调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在这个起点上,《城建档案》杂志越办越好。我们知道,城建档案记录了一座城市详细的发展脉络和轨迹,其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城市自然面貌、地质状况、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珍贵历史资料,这些是进行城市开发和建设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如果没有这些依据和凭证,我们城市的管理以及建设规划只会是凭空之作,不仅会割断与历史文化的固有联系,也难以继承和接受前人留下的各种宝贵的城市建设遗产,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害。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城建档案是城市开发和管理的依据一点都不夸张。在新型城镇化的大浪潮中,《城建档案》杂志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