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语近义词比较一直是大学日语教育难点,翻开原版辞书,多是以词解词,难以理解。本文对在网上收集大量用例进行归纳分析,对类似用法辅以问卷调查,找出该组近义词使用特点语用环境,对“世蟊”“厄介”“面倒”主要用法及区别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用法 大学日语 语用环境 原版 近义词 辞书
  • 简介:在句子里,都可以表示某一动作完成之后接着进行下一项动作意思。简言之,两者都具有表示动作继起时间先后之功能。如“饭食寝”“饭食寝。”这类句中和,有时可以相互替换,有时则不能替换;其汉译有时相同,有时则不尽相同。本稿拟讨论是和在具体用法上异同及其汉译规律。这里要说明一点是在日语里有许多用法,木稿只讨论表示动作继起异同及其汉译。

  • 标签: 汉译 主语 句子 继起 异同 体用法
  • 简介:视频技术通过调动人视觉作用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理解记忆。在日语教学恰当地使用视频技术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理解,特别是可以帮助学习者直观地了解日本语言文化非语言行为与其他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为了获得所期待教学效果,教师应以科学态度分析判断在哪个阶段采用何种技术手段及何种视频教材最适合他承担课程。

  • 标签: 视频技术 日语教学 授课过程 教学效果
  • 简介:本文对指示词是否从属于第三人称这个问题,在继承C.S.Peirce指示词理论,批判先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指示词从属于第三人称,指示词与人称词是两个平行并有相关性语法范畴观点。指出在“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之间的人称体系类型之外,还有一个“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类型存在。不论是三分指示词还是二分指示词,与人称体系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这个观点提出,不但为研究语言史中指示体系体系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还为不同语言指示词语义功能描写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点。

  • 标签: 人称词 指示词 “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 “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
  • 简介:本文从"が""を"语法意义入手,以举例说明方法,对叙述助动词"たい"构成"~が~たい""~を~たい"句式语义特征了分析归纳,指出前者重心是在行为对象上,属形容词用法,是一种感情投入对象;而后者重心则是在希望行为动作上,是动词性用法,是一种主观意志处置性行为.

  • 标签: “~が~たい” “~な~たぃ” 语法 叙述助动词 主观意志 日语
  • 简介:【问】我对最近几期《日语知识》有几点疑问建议。(1)彼女音楽好(93.7.p44)我记得主语是第三者时,表示感情形容词后面需加。如,「彼悲」。那么表示感情形容动词呢?从例文上看似乎不需要加,为什么?

  • 标签: 形容动词 日语专业 李强 拟态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 简介:本文借助语料库在线检索系统"NINJAL-LWPforBCCWJ",从宾格名词、与格名词以及前接动词三个视角点比较近义词「願う」「祈る」在词汇搭配上特征,并通过这些特征进一步探析两个动词在语义上异同:「願う」倾向于表达说话人自身各种愿望,仅表示一种心理活动;而「祈る」则带有强烈宗教色彩,在表示心理活动同时还隐含了动作性语义指向。

  • 标签: 词汇搭配 语义特征 MI值 LD差
  • 简介:"在日"文学是指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1910~1945)来到日本或被强行带到日本朝鲜人主要用"日语"创作文学总称。这些文学围绕着1945年8月5日朝鲜"解放"后仍残留于日本朝鲜人不回国理由、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状况以及日本社会存在着"民族(朝鲜人)差别"等问题,追问自我民族身份而创作小说、诗歌短歌等。以最初获得芥川奖李恢成为首,"在日"作家历经第一世代(朝鲜半岛出生)、第二世代(日本出生)、第三·第四世代(父母及作家本人均日本出生)四个文学世代历史,在日本战后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战后70多年的当今,"在日"文学如何坚守自我民族身份,在日本现代文学占据怎样位置,又将走向何方等,伴随着第一世代文学者相继故去,第三、第四世代文学者肩负着重要课题。

  • 标签: “在日”文学 日本战后文学 战后史 世代差异 民族身份认同 现状与课题
  • 简介:“の”仅次于“は”是脸谱复杂格助词,它紧缩伸展修饰功能已使散文语层峦迭嶂,语义变幻莫测。而在诗家语里“の”既能屈又能伸特性起着不可或缺修辞功用,它变异修辞使诗歌意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突出。

  • 标签: 日语 格助词“の” 修辞功能 《古今和歌集》 语义 名词
  • 简介:众所周知,在日本使用汉字当中,除了从中国大量输入汉字之外,还有一些汉字是日本人自己创造出来。有一些通常在中国不被使用观念或事物,无法用汉字书写表达,于是乎,日本人就根据汉代许慎六书之一"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意思组合成一个新汉字)创造出了日本独特汉字。例如,"木神"字表示供奉神灵树木;"山上下"字表示上山路下山路交叉部分等。这些汉字被日本人称为"国字"或者"制汉字"。国字字数说法不一,日本学者新井白石所著《同文通考》列出了81个国字,而日本学者伴直方在『国字考』中共列出126个国字。由于这些国字大多数在中国汉字并不存在,所以中文读音翻译成了一大难题,虽然人们约定俗成地按这些国字偏旁部首一部分来读取,但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谬误。本研究以常用22个国字为对象,拟在先行研究基础上,力图厘清它们汉语读音汉语翻译。

  • 标签: 日本国字 国字考 汉语读音 汉语翻译
  • 简介:“モト”“ナカ”都是名词,且都是方位性名词。从汉语意思看,两者分别是“~在~下”“~在~”,都属于空间名词。例如,“青空のモトで本を読む”“部屋のナカで本を読む”。前者意思是“屋外で読書すゐ”,后者意思是“室内で読書すゐ”。如果将两句中“モト”“ナカ”调换的话,就变成“青空のナカで本を読む”“部屋のモトで本を読む”。这样,前者意思是“空中で読書すゐ”;后者则不能作为句子成立。从中能够发现“モト”“ナカ”虽然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差异。

  • 标签: モト和ナカ 副词性 异同 支配性上下性
  • 简介:终助词在日语中被广泛运用是众所周知事实。同时,口语终助词总是各种语调共同登场也是无法否认。两者相结合,可以表达各种发话意图语气特点,从而传达了说话人对事物或对方态度感情。本文根据具体音声资料,从构句作用上考察终助词句末语调,并试图明确两者在构句上所表现特点功能。

  • 标签: 构句 终助词 句末语调
  • 简介: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后“卜”──兼谈样态副词象声副词使用长春大学白晶说起日语拟声拟态词使用,这实在是个令学习者头痛问题。再加个“卜”就更增添了准确使用难度。拟声拟态词后“卜”何时加何时不加;何时又必须加、何时可加可不加,学习者如果找不到规...

  • 标签: 拟态词 日语拟声 学习者 样态 日汉辞典 日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