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仿佛还在昨夜,屋里摇曳着一点灯火。风从窗外呼啸而过,远处有一声狗吠,村庄已经入睡……。这样的幻境常在梦里闪现。醒来时,才发现岁月已逝,而且,整整过去了三十年。尚未消逝的,是个人的记忆。以及事过境迁后,再三酝酿而成的个人情感,并经由知识者执笔,逐渐蕃衍而成的文字。如果借用一个现成的理论术语,那么,可以说,近二十年有关这类个人记忆乃至情感追述的文字,已经构成了一整套强势的知青话语。充斥其中的,是个人的痛苦以及对痛苦的再三抚摸;往常的依依之恋;失落(虚构的生命之根的重新寻找);真诚编织的英雄故事,(而献身的残酷性已被炽热的重新叙述的理想消解,自我着迷);各类鸡零狗碎的奇闻轶事(掩盖了日常生活的真实的困窘和艰难);掩饰不住的城里人的优越感……;甚而,在一种文学的幻觉中,“苦难”逐渐转化成“风流”。
简介:本文译自《中国文学》(Chinese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1990年12月,CLEAR出版社),作者斯蒂芬·欧文,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教授,该文以唐诗和它的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为例,阐述了一个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文学作品中所指涉的历史背景不等同于历史学家的史观;对历史的描述只是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本身;在解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一方面文本会唤起后代读者的想象力,去把握诗人创作时的历史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作的内涵,而另一方面,诗人又应力求避免让后代读者一眼识破诗人的意图及作品内涵与当时时代背景间的关系,他应当让读者去揣摩和猜想。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驾驭好作品和历史背景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一部成功的诗作,其魅力正在于此,对于力图探寻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后代读者来说,它应是一个亦显亦晦而又仁智自见的斯芬克斯式的千古之谜。
简介: 易中天,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长期从事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筹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主讲美学与艺术学课程多门,著有"随笔体学术著作"、、、、等,并在、、和社之等报刊开设专栏,其作品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读者. 2005年4月,易中天中央视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深受全国各地电视观众的喜爱.易中天的"三国"系列讲座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轰动.……
简介:近年来,电影创作不景气,现实题材影片产量不多,历史片就更少了。在我印象里,似乎只有《秦颂》、《荆轲刺秦王》和《鸦片战争》有较大反响,褒贬皆有,毁誉并存。也许因为电影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艺术,两部写秦始皇的影片尽管故事内容不同,角度各异,但都像剪影艺术,“剪”出了某些历史学家所谓的“千古一帝”嬴政的肖像。这肖像,自然是周晓文和陈凯歌心目中认为的样子。在不能不对创作者们认真艺术态度由衷尊敬的同时,也萌生几分忧虑:即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多年来党八股主流史观束缚,自觉不自觉地便陷入了非艺术学的思维定势中。这直接导致其作品思想立意乏善可陈。历史片不是电影化了的历史人物鉴定书,尤其不应搞成既有鉴定书的说明。
简介:2015年3月2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46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主题是“《平凡的世界》:历史与现实”。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杂志社郝庆军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吉贤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30余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期论坛。论坛以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契机,比较了电视剧和小说的差异,并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对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当前文学史写作的困境以及当代青年的个人奋斗和成功的途径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当下文学创作应重建一种有理想的现实主义。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