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一、刘楠《念楼集》的学术价值刘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岁丧父,由母乔氏教育成人。曾就学于其从叔父著名学者刘台拱,以学行闻名于乡里。嘉庆十一年应试为县学生。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齐名,人称“扬州二刘”。嘉庆十九年以后,刘楠在扬州地区一边授徒教学,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 标签: 《念楼集》 刘宝楠 版本研究 扬州地区 学术价值 著名学者
  • 简介:半年多前,三垄儒商朱建芝先生曾对我说,四十多年前他读高中一年级时曾随着同学们去看三公的沉船现场,只是具体的地点也记不准。他说他的客户苏巴罗明不时会到他的店里采购胶布做车座。这位友族老人的家离沉船的地方不远,还时常提起三公沉船的事。我希望他尽快与苏巴罗明老人取得联系,以便去访问。

  • 标签: 沉船 老人 历史 讲述 高中一年级 同学
  • 简介:时间飞驰,转眼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已602年,郑和一生伟大业绩及开拓精神一直鼓舞着全国人民。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郑和一生的事迹活动进行研究,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直接史料的缺失,以致有些问题至今尚不能解决。例如当年下西洋船队中的船,其尺度、船型至今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分歧如下:

  • 标签: 郑和船队 宝船 开拓精神 80年代 下西洋 学术界
  • 简介: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因其承担着多种任务,故而由不同种类的海舶组成,由于船种的不同,绝不会是一种船型,应该有尖底的福船型,也有平底的沙船型。但是对郑和船的船型和尺度,学界争论不休,在此笔者试用较可信的史料来分析、研究,提出浅见。

  • 标签: 明代 “郑和下西洋” 船型 尺度 船种 郑和宝船
  • 简介:没有生活,就没有我的艺术创作麻仲又名麻吉日太,是位土生土长的土族画家.与生俱来的民族情,使他深深眷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并为之歌唱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 标签: 土乡 心灵描绘 描绘土
  • 简介:199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应邀赴俄的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即中共战略情报特工阎航当年向苏联提供日本关东军布防绝密情报的复制件。同年11月1日,俄罗斯驻华使馆举行特别授勋仪式.驻华大使罗高寿将叶利钦总统签署的“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勋章”授予中国阎航和他的情报小组。

  • 标签: 阎宝航 特工 中共 中国代表团 人生 战略情报
  • 简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让国人对晋商、票号有了更多认识,我突然想到,笔者的祖厝“源庄”,似乎也属于福州闽侯传统的钱庄“老字号”。闽侯县荆溪镇关东村下垄自然村,古时称福州西门外关源里。

  • 标签: 民国初年 钱庄 《乔家大院》 电视连续剧 “老字号” 自然村
  • 简介: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有人提议应建造一艘郑和船实船,并按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航行路线走一遍,重走郑和路,重现郑和船雄姿,这当然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可是建造郑和船却非易事,于是郑和船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复原。再次提上日程,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逾越的程序。

  • 标签: 宝船 尺度问题 技术分析 郑和下西洋 复原模型
  • 简介:凡游历过长江三峡的人一定难忘夔门之险,而最难忘的恐怕还是镌刻在瞿塘峡峭壁上巨大的“夔门”二字。那一笔一画,一勾一折无不显示出其险峻。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经过长江三峡,盛赞“夔门”二字,遒劲洒脱、风格独具,堪与明朝肖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媲美。这二字谁人所书?恐怕鲜有知者。这二字的作者便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金石家、文学家刘源。光绪皇帝亲赐九龙杯光绪二年(1876年),28岁的刘源进京参加殿试,名列二甲第二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翌年庶常馆散馆。光绪皇帝授刘源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在此期间,刘源结识了光绪的老师翁同和。翁同和与其

  • 标签: 心源 石鼓文 郭沫若 书法艺术 大学图书馆 光绪皇帝
  • 简介: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60多年后的今天,大田苏区那段真实的革命斗争史,即大田县1927年至1934年苏维埃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终于浮出水面。1929年初,在厦门求学的共产党员大田籍学生叶炎煌,受中共厦门区委的委派返回家乡——谢武乡(现在的谢洋、武陵)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支部书记林壮锟。这个事实的发现,把大田的建党时间从1937年前移到了1929年。

  • 标签: 苏区 革命斗争 苏维埃时期 1934年 1927年 大田县
  • 简介:麦积山石窟,保留有众多的佛教菩萨造像。其中的众多菩萨冠造型,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征。然而,学界在引述这些冠时,名称不一,导致混乱。本文以麦积山石窟现存菩萨冠的样式特征出发,尝试建立较为合理的冠命名,并分析其时代特征、造型来源和演变规律,以彰显麦积山石窟冠的独特艺术风格。

  • 标签: 麦积山石窟 菩萨宝冠 类型 时代特征
  • 简介:《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流行的经典之一。它在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最受欢迎。《法华经》认为大乘是佛教的惟一法门,强调众生通过自己的觉悟而获得佛性,并指出了许多方便法门,任何人只要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就可能成佛。因此,《法华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具体体现为以释迦、多二佛并坐为题材的作品在石窟中普遍出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84窟有释迦、多题材壁画,第2窟、125窟、126窟、128窟、132窟、144窟有北魏时期释迦、多题材的石雕造像。

  • 标签: 《法华经》 释迦 多宝并坐题材 炳灵寺石窟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对13关系寄托在“国联”①的“裁决”上。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国联”的绥靖政策,13本侵略者仅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3倍于它本土的东北全境。围绕着如何统治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三省问题,13本统治集团内部曾持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赤裸裸地径直要求把东北并人13本国土;第二种意见则是提议成立伪政权以遮人耳目,

  • 标签: 陈宝琛 伪满时期 溥仪 郑孝胥 中国 福建
  • 简介:郑和原名“三保”与“三”之讨论,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就明代以来古今中外记述略做梳理,以供读者评判;同时还就郑和“赐姓改名”前的原名,以及伊斯兰教经名“三保”与佛教“三”无关做出了新的辨析。

  • 标签: 郑和 三保 三宝 考证新论
  • 简介:卷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学科,经过中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本文在前贤与时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卷研究对于洞悉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明清时代下层民众的道德情操、伦理信念、求索取向与理想境界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同时阐释卷作为民间宗教思想与民间通俗文学载体在现代社会的流传与影响,从而发掘卷所蕴藏的伦理传统与灵性资源,为全球的伦理建设与人类幸福服务。

  • 标签: 宝卷 通俗文学 历史价值 阐释 揭示 灵性
  • 简介:诚,河南省群艺馆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民间工艺委员会委员,曾任文化部社文系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他在担任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会长期间,对推动和发展河南的民间美术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河南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人才。在他的大力宣传和鼓动下,洛阳、周口、安阳、许昌先后建立了民俗、婚俗、民间艺术展览馆。他为展现、弘扬中原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倪诚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的不懈研究、挖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曾被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和劳动部评为“全国文化战线先进工作者”。

  • 标签: 倪宝诚 中国美协会员 民间美术 民间文化 文化战线 文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