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管理模式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依据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镇静镇痛安全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协同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在ICU持续时间与镇静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开展症状管理策略下多维度协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医学科接收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0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症状管理策略下多维度协同护理,比对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保持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及时开展症状管理策略下多维度协同护理,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护理质量,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提高心肺储备耐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协同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对其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140例初产妇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试验组(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每组均为70例初产妇,比较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产程和分娩结局、新生儿照护能力和初产妇自我保健能力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对象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产前、产后、出院后两个月比较,对婴儿抚触技术、母乳喂养、新生儿患病、产后膳食管理、新生儿喂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家庭协同模式应用于初产妇人群的围生期及出院后护理,能显著促进生产过程,减少并发症。同时有助于产妇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新生儿照护能力和初产妇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20名心内科危重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与协同护理模式相结合,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患者心功能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ESCA及ADL评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21.5±12.6)分和(45.1±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5.1±11.8)分和(38.9±4.2)分,也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在恢复心律失常时间、恢复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使自我护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对于改善心功能,患者预后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晚期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晚期疼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9.58%VS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