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接受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截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2例和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42例,比较护理效果、肝功能、健康行为评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更优,数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坚持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确保患者护理的依从性,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简介:目的: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分布规律探讨'伏毒'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NSCLC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肺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4例NSCLC患者中,CTC阳性检出率达93.86%(CTC≥1个/3.2ml,107/114)。Ⅰ期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比较,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之间两两比较,CT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79,P=0.003),即CTC计数与临床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CTC在肺癌各期患者中均有高分布,其计数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具有负相关性;CTC与中医'伏毒'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肺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成为预防早期术后转移的靶点。
简介:摘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结果针对于后循环TI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阿加曲班进行临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症状缓解,治疗中未见不良临床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50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本文选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个数、大小及手术时期等八项因素。当患者死亡或者出院时对其进行mRS评分评价其短期预后,应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大小及手术时期六项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6)和术前Hunt-Hess分级(P=0.002)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和术前Hunt-Hess分级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其手术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