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中的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的mRNA和蛋白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后角的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的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h,1d,3d,7d,14d和28d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7d,14d和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PE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后角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后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后的感觉功能。
简介:围绕如何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专业外语的能力方面,我们除注重理论课和实习课外,还特别注重第二课堂的活动。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程内,使学员既能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能使上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讲座,组织学制作技术,组胚知识竞赛和翻译英文论著。知识竞赛由学员组队参加,最后评出集体和个人1,2,3等奖。知识竞赛的题目涉及到组胚学各个知识点,专业英语等,甚至包括教员从本讲过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通过组胚知识竞赛,帮助学员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对组胚学习的兴趣,对全面深入的掌握组胚知识有很大帮助。第二课堂的翻译论文活动,提高了学员的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员指导下已发表论文摘译10余篇。通过组织学制片技术,培训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掌握组胚知识坚实的学员,他们中一些人因此而选择了终身从事组胚专业的道路。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知识竞赛,其次是组织学制片技术。在丰富多采的第三课堂活动中,学员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丰富了知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达到培养人才的预期目的。
简介:探索内皮细胞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刺激和诱导分化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自剖腹产后12hr以内的脐带.按Jaffe法进行培养,建立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收集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上清液(HECS).按本室常规方法制备骨髓有核细胞.在造血细胞半固体和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组合的重组造血因子,分为三组:①粒系培养组加GM-CSF(德国BM公司),终浓度为20ng/ml.②红系培养组加入IL-3(美国SIGMA公司)与EPO(德国BM公司),终浓度分别为20ng/ml和2u/ml.③实验组加入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以RPMI-1640为对照组.将上述体系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1ml,培养7d,收集细胞,作细胞计数,台盼蓝拒染活力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分析:选用抗红系或粒系的单克隆抗体CD71和CD13(美国Coulter公司)作细胞表面标记检测.培养后细胞经PBS洗涤,取细胞悬液2~5×105细胞),加抗体1μl,4℃孵育30min,用PBS洗去没有标记上的抗体和FITC,重新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CoulterEliteEsp,美国Coulter公司)进行分析.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以x±SD表示.结果:HECS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各类造血祖细胞集落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能够提高BFU-E,CFU-E,CFU-GM集落产率,分别为43.04±5.80,148.75±32.20,104.67±9.92(P<0.05);HECS诱导细胞7d后,细胞表面表达CD13为93.75±5.38,CD71为59.95±7.10(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基本一致,阴性对照组无集落形成和抗体表达.内皮细胞不但能够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诱导其定向分析.以往对骨髓细胞的体外培养均采用琼脂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的方法,在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时,由于难以去除琼脂或甲基纤维素对实验的干扰,造成对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的困难,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本实验将小鼠骨髓细胞进行体外液体培养,同时加入不同组合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和粒系分析,为流式细胞仪分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的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的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染色结果。用pH值6.0的枸橼酸(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的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的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的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的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的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的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的成因也有解释的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的。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的检测是一种更好的抗原修复液,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简介:过去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发育和成年神经系统的疾病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神经退行性变动物模型中,发现神经系统的生长因子能阻止或减少神经元的退变,因此已经开始了有关的临床试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生长因子的给药方法:在靶部位必须有足够高的浓度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是药物必须局限于特定的脑区以避免疼痛、体重下降等副作用.近年来分子药物研究进展使得给与特定的生长因子的治疗方案逐渐变成现实,基因治疗的几种选择方法已经或即将开始试验.本文就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作一综述,重点放在目前已经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方面.
简介:护理中专生的年龄多在15-18岁,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刚接触的医学也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但往往不能从死记硬背、由老师抱着走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对此,我室采用了参与制和目标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她们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大班课上采用纵向联系启发式教学,结合生理、病理、临床知识提问。每次课后留出二十分钟,结合当堂课的组织学幻灯片,采取提问的方式总结全课。小班深的教学更灵活,课前由教师结合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标本和切片,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总结回答,学生也可提问供大家回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予以适当引导,对回答正确和提出问题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感。在这种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的另一职责是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前由简单到复杂精心设计安排好全部组织学及各分段教学目标,上课时先讲明本堂课的大致内容及重点。在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予以恰当引导,使活跃的课堂时时紧靠教学目标进行。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组织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结业考试中,所有学生及格,优良率达84%。?
简介:目的探讨果胶铋四联和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果胶铋四联较标准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Hp清除率,可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