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进行眼科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制定护理对策,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保留健康的视力。方法对175例DR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及需求调查,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75例DR患者中63例(36%)患者掌握有关DR的知识,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视力明显好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结论必要的DM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DM,大力培养专科护士是减少DR发病的有力护理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健康教育
  • 简介:  近年来,我们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18~76岁,平均45.5岁.糖尿病程3~21年,平均12.8年.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症状5个月~14年,平均3.8年,空腹血糖控制在8~12mmol/L,餐后血糖10~14.5mmol/L.……

  • 标签: 例康复 周围神经病变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CHD)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及抑郁状态。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6月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7例,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Control),冠状动脉狭窄组(AS)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PCI)。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简易体脂参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水平(GA),血脂谱,并使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测定抑郁程度。结果①冠脉病变程度与年龄及GA水平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负相关。②校正年龄性别后,AS组与PCI组的抑郁评分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DL-c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高于正常人,护理工作需兼顾心理疏导。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抑郁 护理
  • 简介:髋关节是身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全髋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用人工关节替代原有的病痛关节,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THR的普遍应用,一些早期并发症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如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感染、脱位、手术刨口血肿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2000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对21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早期并发症 髋关节病变 护理干预 患者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置换术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手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创伤性会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极其重要。本文主要叙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护理应用进展,以提升术后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进展
  • 简介:摘要:笑气:又名一氧化二氮(N2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微甜的气体,具有抑菌、不可燃性,曾被医学领域作为麻醉剂长期使用[1],因其吸食后短时间内会产生轻度麻醉感、欣快愉悦感,使人置身幻觉并发笑,通常快感会持续2-3min,为维持快感,人们会持续大量吸食笑气,致中毒成瘾。在国外,青少年笑气滥用率为 12%~ 20%[2] ,在我国,“笑气”因具有燃烧、助燃等性质的化学品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但尚未被列入麻醉品核精神药品品种目录进行监管。长期吸食一氧化二氮气体,可引起相应的周围神经损伤、维生素B12缺乏、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等疾病,甚至可能引起精神类疾病。笑气中毒主要机制时通过N2O的过度摄入,使维生素B12钝化,而维生素B12的形式之一甲基钴胺素作为蛋氨酸合成的辅助因子,在维持神经髓鞘的产生与代谢中发挥巨大作用,与维生素B12相比,甲基B12在外周神经含量更高,可通过转甲基作用,刺激并修复髓鞘及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笑气中毒 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卵巢瘤样病变患者中,选取200例卵巢瘤样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实验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在检查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准确率96.00%,对照组总准确率7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瘤样病变的诊断中,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卵巢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方式进行区分对比。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眼科护理干预模式,最终对两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视力状况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实施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在市里水平方面的表现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事例表现出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他也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有必要增加眼科护理干预模式,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水准的同时,加快患者视力恢复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治疗以激光光凝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激素治疗为主,围手术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生理、心理不良反应,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疾病进展,避免眼部并发症, 保存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细致的护理服务,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护理 干预效果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 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36例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CTA及 DSA 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36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及 CTA 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明显提高。结论: 下肢血管 DSA 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眼部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18—2020年9月住院的56例DR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化的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8人),主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8人)主要实施眼科护理。并对两组在护理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视力在护理前比较相近,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增幅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进行眼部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视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管理与有效预防策略,以减少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自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本研究纳入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管理,包括血糖控制、定期眼科检查、健康宣教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预防策略,如合理饮食指导、规律运动计划、药物治疗方案优化等。记录并分析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一年的综合护理管理与预防策略实施,64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未出现明显恶化,部分患者病变甚至有所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表现在视力保持稳定或改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结论:本研究表明,全面的护理管理和科学的预防策略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管理 预防策略 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2023年8月2024年3月的80例患者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简单饮食和运动指导),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个性化血糖管理,包括制定饮食、运动、药物方案;并发症预防护理;强化自我管理教育)。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与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和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影响,应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管理 干预措施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临床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人们在手术治疗技术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完善。以ERC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为例,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发现,ERCP治疗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完善,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麻醉配合处置,也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行镇静处置,而实施镇静与麻醉的界限则主要依照患者自身的状态,然后确定为其实施镇静还是麻醉。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为主,就ERCP操作中行镇静与麻醉的对比应用进展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ERCP操作中镇静与麻醉处置提供参考,提高患者治疗指导能力。

  • 标签: ERCP操作 镇静 麻醉 对比应用 进展研究
  • 简介:误食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急症之一,在救治中,及时、快速、彻底洗胃是减少体内毒物吸收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由于目前尚无适用于小儿的电动洗胃机,临床上普遍采用注射器洗胃法(以下简称注洗法),而近2年我科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和负压吸引器,对30例中毒患儿采用灌流式洗胃法(以下简称灌洗法)和注洗法比较,克服了传统洗胃的不足,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对比观察 洗胃法 急性中毒 临床 洗胃方法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的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2.11%,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疏解其负性情绪,并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ICU 护理 人文关怀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影像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取100例我院在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受影像科检查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参照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对比剂外渗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组外渗发生率为2(4.00%)对比参照组外渗发生率28(56.00%)显低,通过统计学数据处理发现P<0.05 。年龄、穿刺血管、全身性因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均与对比剂发生外渗有直接关系。结论 为控制影像科对比剂外渗情况的发生,结合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质的干预措施推荐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影像科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产科两种不同备皮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 3月~2021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备皮方法,试验组不剔除会阴部毛发,而是在术前做好准备、确定剃毛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备皮。结果:对照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3.52±0.64)min,试验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1.48±0.51)min;试验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备皮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剔除会阴部分毛发与剔除手术切口线周围3cm范围内的毛发相比,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说明是否剔除会阴部毛发对剖宫产术后的感染率无显著影响,还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感,因此产前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备皮时,可积极应用新型的、改良后的备皮方式。

  • 标签: 产科 备皮方式 对比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两种不同的ICU感染控制策略对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和住院时间。方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将我院36名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标准感染控制策略和改进的个性化感染控制策略。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分析,记录了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7.8%,而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21)。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时间稍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073)。此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48)。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个性化感染控制策略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且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这一发现为改进ICU感染控制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望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这些策略的长期效果和实际可行性仍然是未来工作的方向。

  • 标签: ICU 感染控制策略 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