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32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疼痛、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32例病人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3.5d±0.3d,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8分±0.7分,与术前8.5分±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P=0.00);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为一过性大腿前方轻度麻木,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效地护理对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提供了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经鼻蝶垂体瘤术后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12.00%(6/50)(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尿崩症、脑脊液鼻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中有良好的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改善机体的凝血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NRS评分、OPI指数更,椎体高度更高,椎体压缩率及伤椎 Cobb角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在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其效果和最佳实践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技术在经颈和颈-腮腺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提高手术精确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辅助下的经颈或颈-腮腺径路进行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位置与大小,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利用高清内镜提供清晰视野,指导精准操作,同时结合传统开放手术技术确保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87.5%)实现了肿瘤完全切除,无明显残留;平均手术时间为120分钟,较传统单纯开放手术缩短约30%;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天,低于文献报道的传统手术平均值;并发症方面,仅4例(12.5%)出现轻微面部神经损伤症状,未见严重出血或其他重大并发症报告。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颈和颈-腮腺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精度,降低创伤程度,并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技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病例样本在2019年8月-2021年4月的时间内选择,类型为在本院开展PKP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根据1:1比例分成研究组(n=35,行综合护理)与对照组(n=35,行常规护理),对比项为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高,并得到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首先分析了手术与护理的特点,探讨了围手术期护理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在护理操作方面重点关注了穿刺点定位和骨水泥注入量控制等难点并提出了护理操作优化的具体方法。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和优化护理操作过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同时准确的穿刺点定位和严格的骨水泥注入量控制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这些优化对策不仅提高了手术效果也提升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直接前入路( DAA)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微创入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THA。 DAA的应用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探讨康复指导对促进 DAA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 20例 DAA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预后效果。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5±2.1) d,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脱位率,早期下床活动都优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结论:微创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科学康复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直接前入路( DAA)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微创入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THA。 DAA的应用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探讨康复指导对促进 DAA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 20例 DAA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预后效果。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5±2.1) d,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脱位率,早期下床活动都优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结论:微创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科学康复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行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ODI、VAS、GQOLI-74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I-74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