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进行修复。观察皮瓣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皮瓣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 8.0)、12.0(12.0, 16.0)和16.0(16.0, 16.0)分;对照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 4.0)、12.0(8.0, 12.0)和12.0(12.0, 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5、-2.280、-3.031,P=0.030、0.023、0.002)。结论带血管的髂骨瓣及腓骨瓣为足部骨质缺损提供理想供骨;足底内侧皮瓣为修复前足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修复后足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良好、外观满意、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足底皮肤耐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能覆盖创面,但术后外观差,感觉恢复较差,易滑移及破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静脉皮瓣与指侧方岛状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指侧方岛状皮瓣,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型静脉皮瓣,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5.00%、92.50%。结论对断指再植的患者无论是采取微型静脉皮瓣治疗方式还是采取指侧方岛状皮瓣的治疗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皮瓣和胸大肌皮瓣在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患者92例,根据我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时,对照组采用的是胸大肌皮瓣修复,研究组采用的是前臂皮瓣修复,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形恢复状况、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外形恢复状况及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95.65%,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取前臂皮瓣和胸大肌皮瓣的临床治疗方式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助于患者康复。所以,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都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之皮瓣/肌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和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31例会阴肿瘤患者,采用多种形式皮瓣/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患者中男5例、女26例,年龄39~76岁,原发病因中外阴癌27例、Paget病4例。会阴肿瘤根治性切除后继发缺损面积为8.0 cm×4.5 cm~27.5 cm×24.0 cm。结合缺损所在具体会阴及腹股沟区域及面积,并根据穿支体区理论,采用阴部外动脉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腹直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阴部内动脉穿支皮瓣、股薄肌肌皮瓣和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等修复。根据皮瓣血运范围划分,总共切取17个局部转位皮瓣、18个轴型皮瓣/肌皮瓣、7个V-Y推进皮瓣,面积为7.0 cm×4.0 cm~21.0 cm×13.0 cm。皮瓣/肌皮瓣均带蒂转移,供区均无张力直接缝合。观察并记录皮瓣/肌皮瓣个数、创面闭合情况、皮瓣/肌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31例患者共切取42个皮瓣/肌皮瓣,其中11例患者采用2个皮瓣/肌皮瓣修复环周大面积缺损。所有缺损均达到无张力直接闭合。32个皮瓣/肌皮瓣术后血运良好,另外10个皮瓣/肌皮瓣血运不良。17个皮瓣/肌皮瓣术后存活良好;5个皮瓣/肌皮瓣术后8~14 d伤口裂开,经换药治疗后好转;7个皮瓣/肌皮瓣术后2~5 d出现暂时性充血,未予特殊处理后逐渐恢复;3个皮瓣/肌皮瓣术后7~15 d发生感染,经换药治疗后2个皮瓣好转,另外1个皮瓣/肌皮瓣因部分坏死行清创后直接拉拢缝合;2个皮瓣/肌皮瓣术后8~15 d完全坏死,均于清创后采用带蒂腹直肌肌皮瓣修复;7个皮瓣/肌皮瓣术后7~20 d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24例患者获随访,时间9~38个月,皮瓣/肌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外阴外形较佳,髋关节活动未见受限,排尿、排便功能未受影响,其中3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对会阴肿瘤切除术后复杂大面积缺损,根据分区灵活应用不同形式皮瓣/肌皮瓣修复后外观和功能较佳,但是并发症较多,需进一步加强术后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支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50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穿支皮瓣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且试验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穿支皮瓣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能显著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还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20年6月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手足皮肤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37.8岁)。手部创面8例,足部创面1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5 cm×5.5 cm~10.0 cm×14.0 cm。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颁布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笔者参考皮瓣功能7项检查制定的皮瓣外观功能10项检查表进行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采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腘动脉外侧皮支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皮瓣切取面积4.0 cm×6.5 cm~10.0 cm×16.0 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间辨别觉13~25 mm;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优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小腿供区无功能性影响。结论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皮瓣血供有保障,成活率高,是修复手足软组织创面的有效术式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皮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部皮瓣移植术后皮温测量护理的效果。方法:2022年07月一2023年07月,截选20例调研对象,均为手部皮瓣移植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皮温测量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组20例患者中,有9例和7例(35.00%)患者手背皮瓣、手掌皮瓣顺利成活;各有1例手背皮瓣患者(5.00%)和1例(5.00%)手掌皮瓣患者在术后2d内,手掌皮瓣出血血管危象,经及时且专业处理后改善;1例患者温差值在3℃以上,在术后1d内手背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经外科手术探查治疗后,皮瓣恢复正常。结论:手部皮瓣移植术后皮温测量护理在术后恢复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组合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手指末端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研究组实施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对比2组修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辨别觉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及指端运动灵活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修复优良率96.55%高于参照组79.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低于参照组10.34%。结论 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组合与逆行岛状皮瓣均具有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及指端运动灵活度,且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组合修复修复效果及辨别觉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瓣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软组织缺损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游离肌皮瓣移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的皮瓣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仅有2例在手术后发生轻度切口感染及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经积极对症干预后并发症消失。并经过为期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所有患者的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皮瓣存活率良好,经皮瓣移植修复的肢体部位均保留和恢复了其应用功能。结论临床上针对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时,其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治疗时间短,患者的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于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