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物权法》将股权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之一,实践中股权出质已经成为满足融资及担保需求的重要手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因《公司法》及公司章程中对股权转让的不同规定而有不同的程序和效力。瑕疵股权质押的规则设计应注意保护质权人、公司及其债权人的利益。

  • 标签: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质押 质押标的 质押效力
  • 简介:与其他类型司法鉴定相比,司法精神鉴定较为特殊。精神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刑事责任能力认定与司法精神鉴定直接对接,且鉴定意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错误。鉴定人在刑事责任认定问题上的强势、鉴定内容无法通俗化表达、鉴定意见结果不确定等问题客观存在。如果实体的改革无法达到目的,那么对诉讼程序进行调整,如加强程序的参与性,建立重点案件鉴定人出庭制度,选任精神医学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才是化解鉴定意见风险、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司法精神鉴定 不确定性 程序解决
  • 简介:为了实现以最小的司法资源投入收获刑事诉讼效益的最大化,我国开展了有关刑事案件分流程序的探索。但是从当前分流机制的实际运行来看,过度集中于庭审的简化方面而审前分流和繁简分化的程度不够,表现为辩方程序参与不足和控辩双方程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分流效果有限。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分别对人们公正的认知和控辩双方在程序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增强程序参与、提升控辩双方积极性应为刑事程序分流机制的核心。为实现这一点则需要改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分流层级、引入协商程序,并通过各种程序"转向"以及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保障被告人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被告人权利保障以及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实践。

  • 标签: 司法公正 诉讼效率 程序分流 法律心理
  • 简介:瑕疵证据是介于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证据,经过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可是,在审查起诉阶段,瑕疵证据补救存在范围不合理、启动方式单一、补救方式狭隘、治愈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造成瑕疵证据补救不力,既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具体,也有辩护人参与程度较低与补救不力缺乏追责等方面的原因。为保证审查起诉阶段瑕疵证据补救的效果,应当界定瑕疵证据的补救范围,拓展瑕疵证据补救程序启动方式,完善瑕疵证据的补救方式,确定瑕疵证据的治愈标准,充分保障辩护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标签: 审查起诉 瑕疵证据 补救 完善
  • 简介:海事案件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等特别法;破产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受理,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海事诉讼与破产程序分头并行,冲突与矛盾不断困扰司法实务。以亲历的案件实例为基础,疏理归纳二者在管辖、审判、保全与执行、清偿四个方面的冲突,研究二者之间在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衔接,并提出完善立法、及时制定司法解释建议和方案。

  • 标签: 海事诉讼 破产程序 司法解释
  • 简介:上期,我们主要谈了办理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实体问题;本期,我们再谈谈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程序问题。对此,除了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公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2号,以下简称《意见》)有明确规定外,2016年9月18日,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银监会、公安部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

  • 标签: 严格按程序 办理电信 按程序办理
  • 简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实体与程序的综合体,实体上主要体现为对量刑的影响,程序上主要体现为对繁简分流的影响。因此,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开展,我国或将引来刑事繁简分流模式的新一轮转型。然而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简易程序的适用情况和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情况来看,认罪认罚型繁简分流模式在程序价值匹配度、程序间区分度、程序简化度、配套保障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解决之道是依托本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深化认罪认罚程序价值,并在试点授权范围对现有诉讼程序进行相应创新与突破。

  • 标签: 认罪认罚 从宽 繁简分流
  • 简介:刑事庭前会议程序在运行中形成了分布不均衡和普遍趋同性特点,同时也存在认识偏离和运行异化现象,应当在准确法律定位基础上进行程序规制.基于此,庭前会议程序不能依据是否有律师参与和是否适用普通程序来确定适用的案件范围,主持者也不需要与正式庭审相分离;在内容上一般解决程序性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只能作为庭前会议程序“附带”解决的事项,不应当作为启动庭前会议程序的独立理由;应当赋予庭前会议合意事项的法律效力,但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允许推翻,同时对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予以规制,明确此种情形将导致附条件失权的后果,除非有正当理由才允许补救.

  • 标签: 庭前会议 实践状况 法律定位 程序规制
  • 简介: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部分违法行为将被纳入轻微犯罪,刑事案件激增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我国目前单一的简易程序无法应对刑事案件大量增多的审理需要,应当以刑事速裁程序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处刑命令程序的思路构建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以应对犯罪圈扩大的趋势.借鉴德、日等国家或地区的成功做法,我国的速裁程序应当以书面审理为原则,但同时应当保障被告人的程序参与权和处分权.为保障该程序的有效运转,前科制度、强制措施制度、辩护制度亦应进行调整和创新.

  • 标签: 刑事速裁程序 处刑命令 简易程序
  • 简介:《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但其并未规定相应的诉前程序。后来出台的《环境保护法》、《民诉法司法解释》等相应的法律、司法解释也并未涉及诉前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有关文件对提起环境民事公诉规定了较为简略的前置程序。从环境民事公诉目的、防止滥诉、检察权性质考虑,环境民事公诉应当设置诉前程序,具体来看,应从公民或环保组织、检察院和法院三方面来构建与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诉的诉前程序制度。

  • 标签: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必要性 构建完善
  • 简介:民法总则第61条第三款基于"内外有别"的法理确立了"善意有效"的规则,将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规范适用重点引致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当中。英国对"推定公知"规则的放弃,以及美国判例法中对"固有授权"规则的设计与运用都表明,在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中,应坚持"原则有效,例外无效"的立场,并就具体情况得出具体结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一"除外条款"的立法表达范式,不当限缩合同有效范围,并未考量商事活动对交易便捷与交易促进的现实需求。应经由民法典编纂,实现越权代表问题的体系缝隙弥合,并就越权担保行为划定"善意(不知情或不应当知情)有效"、"不为善意(知道或应当知道)类型化有效"以及"恶意串通无效"的效力区间,以实现越权担保效力规则的体系性优化。

  • 标签: 越权担保 《民法总则》第61条 推定公知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 简介:9月22日,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门源举行。受省委书记王国生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凝心聚力、扎实工作,试出样板、打出品牌,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重大政治任务,建设好祁连山这片好山好水好风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标签: 试点项目 保护修复 祁连山 生态 山水 省委副书记
  • 简介:近日,2017年三门峡市职工“3510”全民健身——“绿色行·健步走”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全市100多支代表队5000余名职工、志愿者和健身爱好者齐聚参加了这次活动。“3510”即以3公里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乘公交为活动内容,旨在倡导职工“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的理念,形成绿色出行、

  • 标签: 主题活动 三门峡市 健步走 全民健身 活动内容 绿色环保
  • 简介:参与分配制度既包括如何实现普通债权人公平受偿,同时也包括清偿优先债权;在执行分配程序中,我国应当确立优先债权职权清偿、群团优先主义、合并执行等原则和制度;因我国采用涂销主义,享有担保物权等优先债权人无需取得执行依据即可优先清偿,法院也应当依职权清偿优先权;普通债权参与分配原则上须取得执行依据且提出申请,但允许有例外情形;债权人申请启动参与分配程序,或者申请参与正在进行的分配程序,如果执行法院不予准许的,应当赋予债权人程序救济权;对参与分配方案提出异议,如果异议事项为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既可以提起参与分配异议之诉,也可以提起撤销之诉来救济其权利;如果异议事项为仲裁裁决、赋予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等,可以提起参与分配异议之诉;参与分配异议程序中,不宜通过再审程序救济。

  • 标签: 参与分配 普通债权 优先权 异议救济
  • 简介:随着时代变迁及社会转型,家庭结构的组成及形态趋向多元,未成年子女出现在法庭的现象增多.为了维护未成年人子女在法庭上的最佳利益,我国台湾地区2012年6月施行的“家事事件法”参酌德国做法,设置了程序监理人制度.当出现未成年人与法定代理人有利益冲突、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或行使代理权有困难等情形时,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或依职权选任程序监理人,使其在法庭上代表未成年人子女,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因两岸同宗同源,文化背景相同,在对台湾地区程序监理人的规范构造、运行实效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借鉴台湾地区“家事事件法”的立法经验,建议在大陆家事诉讼法中设置程序监理人制度,从而实现在司法程序中践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 标签: 台湾地区 “家事事件法” 程序监理人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 家事调查官
  • 简介: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开始从递进式的阶段性诉讼结构向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发展,而刑事审前程序各诉讼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提升庭审质量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刑事审前程序 诉讼制度改革 辩方 控方 保障 刑事诉讼
  • 简介:在行政程序法典阙如的情形下,我国新《行政诉讼法》担纲了规范行政程序瑕疵类型的重任。新法对行政程序瑕疵采取"违反法定程序"与"程序轻微违法"的二分法,忽略了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第三种类型:不被撤销或确认违法,而是由法院予以指正并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狭义程序瑕疵"。在引入"狭义程序瑕疵"而形成三分法后,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增设"忽略不计(视为合法)"的法律后果。同时,基于完善行政程序瑕疵的判决方式考虑,应排除撤销判决中部分撤销之适用、质疑责令重作判决不受限制之正当性、反对增设补正判决作为确认违法判决之从判决,还应防止法院因宽泛认定"狭义程序瑕疵"而大量作出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现象。为此,应以"违反程度轻微且行政机关自行实施了有意义的补正"作为适用驳回判决的前提。

  • 标签: 行政程序瑕疵 三分法 狭义程序瑕疵 视为合法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 简介:目前我国关于诉讼请求变更的程序规则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诉讼请求变更制度应有功能之发挥。日后修法时,应准确界定“变更诉讼请求”之内涵及外延,同时,从程序保障及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出发,应为被告设置异议权,并应合理确定原告申请变更的期限。

  • 标签: 诉讼请求 变更 诉的变更 异议 申请期限
  • 简介:政党协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设定规范标准,优化程序流程,不断推进政党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标签: 政党协商 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
  • 简介:最近几年,轻微刑事案件开始出现喷井现象,法院刑事审判面临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个现实困境,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法在全国18个城市开展速裁的试点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立法前进行的实践性演练,开创试验立法先例。本文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提出完善建议,为立法机关接下来修正刑事速裁程序提供意见、建议,以期有所裨益。

  • 标签: 刑事速裁 完善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