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刘勰对“言”能否“尽意”问题,持充分肯定意见,但他又非绝对的“言尽意”论者,这是《文心雕龙》“惟务折衷”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其特出之处有二:一是既认识到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局限性,又看到了写作者之“情数诡杂”、文章体制之“体变迁贸”以及表现对象之“纤意曲变”等多种“变数”交织作用而造成的“言不尽意”问题;二是从写作实践出发,多方探讨了“言不尽意”困境之成因,如“理自难易”、“思无定检”、“采滥辞诡”等。

  • 标签: 刘勰 言意观 惟务折衷 成因探析
  • 简介:文心雕龙》是我国学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文学批评论著”。千百年来,研究《文心雕龙》的著作汗牛充栋,蔚为大观。2000年以前,有关龙学研究著作已逾200部,

  • 标签: 《文心雕龙》 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史 体制 利群 意义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用“推源溯流”批评方法追溯“文”之起源,探寻文体发展,论述特定时代文学思潮及评定某位作家创作风貌,既自觉又娴熟。究其成因,大致有三:其一是传统因袭,包括学术传统与文学传统,为此批评方法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其二是时代风尚,模拟风气盛行,上升到文学批评理论高度即是“推源溯流”批评方法及其实际运用;其三是个人素养,刘勰博闻强识,融通百家,为其从事批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自身基础。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推源溯流”法 文学批评
  • 简介:文心雕龙·辨骚》十处引述《诗经》,可分为以别称代《诗》以称述、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两种类型,其中以《风》《雅》等别称代述《诗经》六处,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四处,涉及《邶风·柏舟》《大雅·罴民》《大雅·抑》《大雅·域朴》四个篇目。这一方面说明刘勰对《诗经》的熟稔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刘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论思想的具体实践.又是刘勰创作观念与创作实践双向互动的经典范例。

  • 标签: 文心雕龙 辨骚 诗经 考论
  •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刘勰最早对《诗经》的文学特质进行了细密全面的分析和考定。《文心雕龙》五十篇,有二十七篇论及《诗经》。《文心雕龙》广泛而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诗》的情采特征、章句锻造、比兴艺术、夸饰技巧、摹景手法及声律事典的运用原则等。可以讲,《诗》既是《文心雕龙》“原始以表末”的最重要的依据,又是其“选文以定篇”的首要范本。

  • 标签: 《文心雕龙》 《诗经》 情采 章句 比兴
  • 简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对各种文体的论述,并提出了“体要”的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论述,在文体的基本品性和不同文体写作的关键、要领等方面,对“体要”进行解读,在事义、辞采、情志、结构等具体层面上阐释并重构“体之要”的内涵。对“体要”整体而合理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刘勰的文体观念与文学思想。

  • 标签: 《文心雕龙》体要 基本品性 多层面性 分歧解释
  • 简介:分析了包鹭宾《文心雕龙讲疏》的具体内容,从揭橥刘勰之隐微、探寻《文心雕龙》之结构、条辨前人之得失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文心雕龙》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包鹭宾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讲疏》 龙学
  • 简介:文心雕龙·情采》引述《诗经》的内容计有10处,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别称代《诗》以称述,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这些引述体现了刘勰的征圣宗经思想,是其“据事以类义”文论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其创作实践检验创作理论的重要佐证.

  • 标签: 文心雕龙 情采 诗经 考论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文心雕龙》研究学者詹镆在《刘勰与〈文心雕龙〉》一书中对《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在学术界首次倡导《文心雕龙》的风格学研究。与此同时发表了一系列风格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后结集出版为《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专著。在《文心雕龙》结构体系认识上,詹镁提出七分法,首次标举风格学和修辞学。尽管在具体篇目的划归上,不免有其主观失当之处,然风格学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价值,构成其《文心雕龙》研究的主要特色。

  • 标签: 詹锳 《文心雕龙》 风格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巨著,早已为文论家们所钻研,成果繁多。但其中文体论部分却未受到人们注意。不能忽视的是,《文心雕龙》里面,从“祝盟第十”到“书记第二十五”重在论述应用文体。而铭箴、诔碑、哀吊等等则是对古代公文文体的专门论述。刘勰的公文论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审美精神,也充盈着文体自然观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公文 文体
  • 简介:刘彦和《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之解诂有极端化、简单化、模式化倾向。"博徒"词义自《史记》之后发生细微之变化。应当根据《文心雕龙·辨骚》之文意以定"博徒"之具体涵义。此博徒亦当训英杰,但又不同于完全褒义之英杰,即非正途出身之英杰,实属历经曲折而终入正途之英杰。《文心雕龙·知音》之"博徒"用为贬义不可作为《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也必用为贬义之证据,二者应依语境不同区别对待。

  • 标签: 《文心雕龙·辨骚》 博徒 解诂
  • 简介: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体大而虑周"的中国古代文论巨著,其蕴含的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文学、美学、逻辑学内涵根植于中国文学悠久的历史土壤中。以西方现代文学阐释学理论(对话论、阅读论、意义论、空白论)为整体参照系,具体运用视域融合、效果历史、阐释范式等理论要点,绘制《文心雕龙》的阐释路线图,将西方现代阐释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探析有关《文心雕龙》研究走过的足迹,是中西比较诗学研究方法的有益实践,为《文心雕龙》的阐释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阈。

  • 标签: 《文心雕龙》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阐释范式
  • 简介: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首次把"知音"引进到文章阅读理论中来,以最高层次的"知音阅读"为范式,建立了一种最高层次的文章接受理论。刘勰阐述了知音难的七种原因,对知音读者的素质和知音阅读效果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六个方面的要求,还强调了感性鉴赏与理性批评相融合的"玩绎"阅读方式的重要性。这样,《知音》篇就形成了一套既包含了鉴赏与批评,又超越了一般性鉴赏与批评的知音阅读理论思想体系,从而赋予知音阅读理论以独特的价值。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知音》 知音阅读 鉴赏 批评
  • 简介: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①是文章学的典范之作,阐发了诸多文章学理论精义。文章声律问题历来为写作者所重视,从李登、陆机始,至南朝范晔、而后周颞、沈约继起,声律之道大盛,其后千百年来研究者甚众。黄侃先生在《札记》中对声律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认为声律和谐是古今作文共所追求,音节应以谐适为宜,文虽贵声音,但切忌琐屑,否则会伤其真美;文章声律不拘不弃合乎中道,“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才是文章真正的声律之美。

  • 标签: 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 文章声律
  • 简介:我国学术界对《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从文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贬抑的观点,似嫌片面;从史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赞许的观点,则显得公允。这是因为,探讨史书编撰理论是刘勰撰写《史传》篇的初衷,总结“史传”的文体写作理论是《史传》篇的既定目标,适应我国古代史书编撰工作发展需要是《史传》篇的宗旨。《史传》篇作为一篇史学专论,它应当全面地论述历史著作的编撰问题,而不该仅仅“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古代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史传》篇 史学理论 史书编撰
  • 简介: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学理论专著。其中《神思》篇是创作论的首篇,文中的“神与物游”、“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意——思——言”等观点对于当代写作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神与物游 创作论 写作主体 意——思——言
  • 简介:文心雕龙》的上下两篇是代表阴和阳的两个对立体。上篇代表阳,因儒家崇尚阳刚之道,配合了儒家之道。下篇代表阴,因道家崇尚阴柔之道,所以配合了道家之道。《文心雕龙》的四象即文原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四象又各自分为阴阳而形成八卦,即宗经、反经、有韵、无韵、有术、有门、述时、序志。如今龙学界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序志》篇是《文心雕龙》中唯一不为文用的一篇,本稿与其相反,以《总术》来充当《文心雕龙》中唯一不为文用的一篇——太极。这是本稿最标新立异的地方。

  • 标签: 《文心雕龙》 《总术》 太极 大衍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