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新疆某高校在职教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该校教职工患慢性疾病现状,探讨运动干预对慢性病及异常指标的影响效果,为制定高校教职工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慢性病教职工进行12周中等强度规律性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在职教职工易患慢性病或异常指标依次为超重/肥胖(31.24%),脂肪肝(24.34%),高血压(19.34%),甘油三脂偏高(18.6%),心电图异常(12.11%),高血糖(8.82%),高尿酸(8.5%)。在诸多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中,显示体力活动不足与缺乏体育锻炼比重日益加大。通过运动干预实验,干预前后慢性病教职工异常指标改善比较明显。[结论]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不佳,患慢性疾病人数较多,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教育,加强长期规律性运动锻炼引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或消除健康人群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简介:大学生自杀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干预自杀危机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家校合作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重点从建立家校合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家校沟通,制定心理干预预警方案,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等方面探讨家校合作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构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15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是75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而常规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随访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67%,观察组是74.47%,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并随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正常比例都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中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比例都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并提升了患者生活舒适度。
简介:目的了解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参加北京地区心血管病健康讲座的居民61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访问式问卷,以集中现场调查形式对参加讲座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和远程心电监测知信行情况,将问卷填写合格的556名居民纳入研究.结果居民远程心电监测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2±2.6分,中位得分为5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48名(占26.6%)、174名(占31.3%)、234名(占42.1%);信念平均得分为13.9±2.1分,中位得分为14.0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21名(占21.8%)、248名(占44.6%)、187名(占33.6%);在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方面,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是否使用远程心电监测的患者数分别为204名(占36.7%)、175名(占31.5%)、177名(占31.8%).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知识与信念(rs=0.41,P〈0.05)、知识与使用意愿(rs=0.40,P〈0.05)、信念与使用意愿(rs=0.49,P〈0.05)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既往史、知识得分、信念得分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既往史、知识得分及信念得分对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心脏病史、远程心电监测的知识及信念是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制定干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