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与步军司三衙,是宋代至关重要的强力军事机构。与遂行“掌禁卫军之政令”和“守京师,备征伐”拱扈皇宫、卫戍京师等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军政职能相适应,除了马军司在宋孝宗朝移屯陪都建康之外,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三衙皆在京坐局,置衙署於京师。殿前司之帅衙,更始终是紧邻皇宫。宋代三衙事实上皆为一长制,南宋时期又增设了计议、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等多员幕职属官,为主帅出谋划策、参赞军机。两宋三衙皆行案司体制,分设诸案司、置吏胥办事。以宋神宗朝为界,北宋三衙经过了五案制和六案制两个发展阶段,南宋三衙则为五案制。南宋三衙吏胥不仅规模大幅度地超过了北宋,吏胥的实际出职前景也要优於北宋。宋代三衙还先後设有监狱、都作院、差使剩员所等直属附属机构.
简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一般认为有两条,即西域的传入和南方海路的传入,现在学术界又提出还有一条陆上通道,从南部进入四川的通道有滇缅道,是经今缅甸、云南一线入川。佛教初传时期,南方和西域通过不同的途径,依靠各自的传播方式,形成最初的佛教传播根据地,并继而将佛教的信息传递到中原,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向中国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是多元的。陆路和海路属于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路径,各自都发挥独特的作用。从目前的证据看,以陆上“丝绸之路”为最早。目前的考古界、艺术界热衷于凭借在南方发现的与佛教相关的文物建构佛教传入中土的海路和第二条陆路,这固然不错,但是由此力图削弱又天竺、西域至内地传入佛教之路线的重要性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简介:19世纪中叶,清政府实行积极的文化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众多书局,刊刻大量传统经典著作,学界一般称这些机构为"官书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官书局研究中存有争议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关于晚清官方出版机构的表述,地方督抚在各地设立的书局称"晚清地方书局"可能更准确一些,而"官书局"则不仅包括19世纪中叶以来各地方督抚设立的地方书局,也包括清政府设立的译书局。在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的问题上,尽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大员是早期地方书局的积极倡办者,但胡林翼当属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而晚清地方书局的设立是在太平天国破坏和挑战清朝正统文化权威、质疑清廷统治合法性的形势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设立书局刊刻书籍,重新整合统治理念和重建统治权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