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7月17日,我在北京回桂林的火车上,手机响了,屏幕显示电话来自平家。我按下通话键,像平时一样说了声:“赵老师好!”意外的是电话里传出来一个女声,更意外的是,电话里,平老师的女儿告诉我,平老师去世了。

  • 标签: 老师 赵平 2010年 屏幕显示 电话
  • 简介:我出生在成都,当时家中书画收藏甚丰,学生时代虽主攻文学,但与文化名流多有交往,耳濡目染,受其熏陶,自学传统书画,得徐悲鸿、傅抱石指点,受业于张大千、少昂,后从谢无量学文物鉴赏.

  • 标签: 赵完璧 绘画艺术 生平 人格修养
  • 简介: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皆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 标签: 元用 暇日 沈晦 学庵 五处 出纸
  • 简介:<正>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照耀着人类文明的道路,哺育人类文化的成长。时至今日,天下分久必合。两种文化互相吸引,争相靠拢。油水似的混合,不过是貌合神离;全盘洋化,不过是拾人牙慧。自然界阴阳两极相撞,倾其所有,尽其精华,化为惊天

  • 标签: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无极 两种文化 东方人 人类文明
  • 简介:亚曾,字予仁,1898年3月2日生于河北省蠡县农家。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任古生物研究室主任。1929年参加西南地质调查,11月15日行至云南昭通闸心场佛德盛客栈,被土匪图财害命,时年31岁。从1923年至1929年的6年时间里,亚曾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科学论文,以卓越的成就活跃于国际科学界,被誉为“地学天才”。一1926年,亚曾、李四光合作的《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既否定了19世纪50年代德国古生物学家富勒希的“华北主要含煤地层是下石炭统”结论,更否定了当时国际古生物学权威、他的老师葛利普认为“富勒希的结论是正确的”

  • 标签: 中央地质调查所 古生物学者 峨眉山 化石学 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雨琴(1884--1980年),又名鹤、鹤琴,桐城大关人。“吾氏固诗书世族也!自十五世祖常山公致仕归田。即卜居桐城之北峡关。”其父辈在大关街开设“春和堂”药铺.家境较为宽裕。受乡风濡染,雨琴自幼蓄志笃学,10岁入私塾.16岁考取县学。时逢停科举兴学堂.18岁辍学回家办私塾两年,20岁游历江西吉安等地,

  • 标签: 陈毅 桐城 私塾 致仕
  • 简介:考古技工万华书提起北京周口店古人类文化遗址时,人们立即想到1929年12月2日在这里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的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中国猿人的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使一场关系到人类起源的重大辨论平息了下来。我们在纪念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时...

  • 标签: 考古学家 周口店 古人类文化遗址 新生代研究室 贾兰坡 挖掘工
  • 简介:钱大听《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一有“读与时《宾退录》”一条,言及“先鉴堂《朝野遗事》”,却未加详考,只称“鉴堂,未详其名”。检宋末周密《志雅堂杂抄》卷下“书史”条载:“《鉴堂朝野遗事》,子崧所编朝野杂事。”则“鉴堂”实为子崧。

  • 标签: 赵子崧 《朝野遗事》 书评 书介绍
  • 简介:意空是科甲出身的清末县令,宦海沉浮八载,历任六县,辛亥革命中几乎殉清;他也是民国间山西诗、书、画、印、医、学等各界不可或缺的人物。对其一生,特别是清亡后寓晋26年间治学、教学,乃至悬壶济世等多角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晚清"士大夫"阶层思想转型研究之不足,而且对于研究民国山西文化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晚清遗民 民国学人 赵意空
  • 简介:宋代出现的俗语“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虽经不少学者多方考索,至今缘由不明,成为一个难解之谜。本文认为“老”为“鲍老”之音讹。“鲍老”是一个自宋初以来就广为人知的民间文艺角色。古代节庆之时民间有送灯习俗,表演社团的演员扮作鲍老送灯于盼望怀孕生子的人家,以获取酬谢。灯既送出,留存于乞子之家,故云“一去更不来”。“更不来”是针对灯而言的,而非鲍老不回来。这就是“鲍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的本事。

  • 标签: 赵老送灯台 鲍老送灯习俗 俗语词
  • 简介:书及其山水画秋心书出生于1941年3月。是北京海淀外火器营正白旗满族人。他从小爱好美术,曾从师著名满族国画家段履青先生学画。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在北京制呢厂从事毛毯美术设计工作。他所设计的产品销往37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国内外的欢...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青绿山水 传统技法 先进工作者称号 虚实相生 毛泽东
  • 简介: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辛初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与咸宁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笔者采访了当地农民吴世兴、刘克富等人,现将情况整理出来,以飨读者。部长虚心请教吴队长1969年春,原文化部部分机关干部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成立了机关连,番号为一连。全连共九十余人,连长姚屈。由于他们是第一批到的,没有房子,就住在原咸宁县汀洒区甘棠公社星火大队第七生产队上庄吴,即现在的咸宁市甘棠村七组。星火七队由安家湾、上任吴、八甲李三个自然村组成,简称安吴李生产队。机关连大多数是文化部的高层领导干部,副部长辛初同志就在这个连里。由于

  • 标签: 咸宁“五七”干校 供销社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文化部 “文化大革命”期间 秧苗
  • 简介:<正>《左传》记载:“盾弑其君。”盾是普国的正卿,被弑之君是晋灵公,记下这件事的是晋国史官董狐。为此,董狐赢来了“良史”、“直书”的美名,千百年来盛赞不衰。我们以为:董狐不一定是良史,因为他记载的不是事实。《左传》本意未必是表彰董狐。为了弄清“盾弑其君”是否确实,首先应了解一下晋灵公和盾其人及“盾弑其君,一事的来龙

  • 标签: 赵盾 《左传》 晋国史 良史 孔子 纪事本末
  • 简介:<正>(一)瑶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散布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他们随地开荒,利尽一山,再种一山,对于这些地方山地的开发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是在封建社会里,他们受着严重的经济剥剥、政治压迫和民族歧视,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清朝政府对他们另立“瑶牌”进行统治,对于瑶、汉间的争执和狱讼,每次都是抑瑶而护汉。利用他们的矛盾,使其互相仇视和残杀,消灭其反抗力量。这种人为的歧视,即使是清政府某些官僚,也认为是不公平的。如唐鉴说:“瑶亦人也,以人视瑶则瑶易治,以瑶

  • 标签: 瑶民 起义军 湖南 清政府 清朝政府 瑶族
  • 简介:1967年2月2日凌晨,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个时刻,人们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对我来说,却是个难以抹去记忆的日子。因为那个时刻给我带来了沉痛和惋惜,萦绕着我整整37年。

  • 标签: 赵尔陆 生平 军事家 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