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符合研究设计要求的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做围产保健的60例正常孕妇和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所有孕妇在妊娠20~24周、24~28周脐动脉和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收缩峰与舒张末期血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随孕周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妊娠组孕妇比较,子宫动脉S/D、PI、RI降低(P<0.01),但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RI无明显变化(P>0.05);随孕周的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孕妇和正常妊娠组孕妇脐动脉S/D、PI、RI均降低,但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孕妇脐动脉S/D、PI、RI与正常妊娠组孕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中期采用彩色超声测定子宫动脉S/D、PI、RI对预测妊娠高期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对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免疫科的RPL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照RPL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活产组348例,流产组312例。随孕周增加,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peak uterine artery systolic/end-diastolic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血流阻力指数(blood flow resistance index,RI)在两组中均呈下降趋势;与流产组相比,活产组子宫动脉S/D、PI和RI分别多下降3.462 1(95% CI=-6.483 5~0.440 8,P=0.025 2)、0.474 2(95% CI=-1.000 5~0.052 1,P=0.078 1)和0.054 6(95% CI=-0.111 5~0.002 4,P=0.060 9),孕早期活产组子宫动脉S/D、PI和RI下降速率较流产组高0.064 5(95% CI=0.013 6~0.115 9,P=0.014 5)、0.009 4(95% CI=0.000 5~0.018 4,P=0.039 4)和0.001 1(95% CI=0.000 1~0.002 0,P=0.032 2)。结论活产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下降速率较流产组更快,早孕期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对RPL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经产妇与初产妇足月妊娠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4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185例晚期妊娠孕妇临床及超声资料。185例孕妇年龄23~41[29(28,32)]岁,孕周37.1~41.9(39.6±1.1)周。经产妇81例为经产妇组,初产妇104例为初产妇组,观察比较2组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贫血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比较2组孕妇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发生率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最高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的差异。结果(1)经产妇组与初产妇组年龄、孕周、身高、体质量、BMI以及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贫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经产妇组与初产妇组的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发生率分别为6.17%(5/81)、6.73%(7/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79);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分别为0.51(0.45,0.55)、0.50(0.46,0.52),PI分别为0.82(0.69,0.92)、0.79(0.68,0.88),S/D值分别为2.01(1.84,2.25)、2.00(1.85,2.10),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8、0.73、1.05,P值均>0.05)。结论经产妇与初产妇足月妊娠时,超声检测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共94例。可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47例。单一组仅给予地屈孕酮的治疗,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学指标以及流产率和最终获得活胎比例。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RI指标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流产率和最终获得活胎比例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在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升高复发性流产保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72位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接受保胎治疗中通过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与实验组(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各36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足月分娩率(72.22%)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早产率、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此外,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在保胎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提升足月分娩率,降低早产、流产风险,不会显著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在妊高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分娩并应用脐动脉血流监测的64例妊高征患者为妊高征组和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速率和舒张期末速率峰值的比值(S/D)和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值与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的S/D值和PI值、RI值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01);妊高征组的S/D值和PI值、RI值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结果正常者(P<0.05和P<0.005)。结论妊高征孕妇的胎盘阻抗明显增高,其S/D和PI、RI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S/D和PI、RI异常者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液监测是了解妊高征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敏感而实用的监护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孕晚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在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同期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分娩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在孕晚期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检测结果。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追踪,分析孕晚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RI、PI、S/D及舒张早期切迹发生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而新生儿体重则显著低于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子宫动脉多普勒异常组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新生儿体重则显著低于正常组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监测孕晚期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对患者的预后结局进行预测,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子宫以及卵巢动脉的血流变化大小,并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在不孕症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本院近1年来接受药物治疗的PCOS(子宫卵巢综合征)患者20例,对患者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并对患者的子宫卵巢动脉进行检测。结果,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月经的不同时期,其卵巢动脉在不同时期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过hMG治疗后,患者的卵巢动脉回复了周期性变化,其子宫膜增厚,优势侧卵巢动脉PSV、RI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通过检测,卵巢动脉的血流阻力出现了动态性变化,通过此可以判断,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治疗与诊断过程中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作为子宫内膜接受性的良好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彩超对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检测以此对其在胎儿宫内的窘迫预测价值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方法选择50例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做过彩超多普勒超声波胎儿检查的孕妇,并根据胎儿是不是出现宫内窘迫的情况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20例正常的孕妇胎儿没有出现宫内窘迫,实验组为30例孕妇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利用彩色多普勒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内足月孕妇肾动脉血流速度值、阻力指数、脐动脉血流速度值、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及搏动指数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等,将其检测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做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没有出现宫内窘迫胎儿的脐动脉血流速度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肾动脉血流速度值等都比实验组中出现宫内窘迫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都要比实验组中出现宫内窘迫的胎儿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利用彩超对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进行监测对及时了解胎儿宫内窘迫及其他情况有着非常好的临床价值,同时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也有着较高的价值,可以多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简介: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对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间的111例患者.按其血脂水平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I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Ⅱ组).高胆固醇血症组(Ⅲ组),混合性高脂血症组(Ⅳ组)。抽取空腹肱静脉血进行血脂测定,同时应用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分别获取双侧股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将结果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检测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率的高度排列依次为:(1)Ⅱ、Ⅲ、Ⅳ组的股浅动脉的P1;(2)Ⅱ、Ⅳ组的股动脉PI;(3)Ⅳ组的足背动脉的PI;(4)Ⅱ、Ⅳ组的胫后动脉RI;(5)Ⅳ组足背动脉的Vmax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性高脂血症对下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股浅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较易受高血脂的影响而发生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