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真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在肺康复治疗前对患者的1名家属进行培训,在肺康复治疗时,此名患者家属可参与辅助工作。其中肺康复组有4例患者前康复次数<4次,淘汰出组。在试验开始前和前使用床旁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膈肌位移,记录此时的呼吸频率,计算出膈肌呼吸浅快指数(DRSBI),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前DRSBI的差异。结果肺康复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2.2%(6/27)较对照组48.4%(15/3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39)。肺康复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25(108,138)h]较对照组[163(117,262)h]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P=0.037)。肺康复组患者成功率85.2%(23/27)较对照组成功率61.3%(19/31)提高(χ2=4.12,P=0.042);前肺康复组患者DRSBI[11.24(10.29,12.42)次·min-1·mm-1]较对照组[13.25(12.12,19.23)次·min-1·mm-1]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18)。结论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减少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提高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呼吸,人工 康复 谵妄 撤机 膈肌呼吸浅快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37例符合困难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失败原因。结果37例患者困难原因原发病控制不佳15例,肺部感染7例,呼吸肌疲劳5例,营养失衡4例,心理因素3例及机时机选择不当3例。结论有效的控制原发病,预防治疗肺部感染,避免呼吸肌疲劳,增进营养,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选择适宜的机时机,对保证患者顺利机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撤机困难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机械通气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重症医学科中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展开对照研究,均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详细记录膈肌厚度、双侧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按照状态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失败(11例),观察组为成功(29例),分析评估机械通气的预测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膈肌增厚率、双侧膈肌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膈肌超声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目前重症医学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也更为严重,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其机械通气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患者死亡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氧合指数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造成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造成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研究指出,在ARDS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常规基础干预措施所获效果甚微,而随着早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其所发挥效果越加明显,早期肺康复技术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且效果显著。本研究对ARDS重症患者应用早期肺康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早期肺 机械通气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过程中以及相应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收支的56例小儿全麻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指征进行操作,观察者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并且出现呛咳以及吞咽反射,并SPO2>0.95后,行气管操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之后的SPO2变化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之后SPO2数值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儿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且SPO2>0.95后,行气管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儿童 全麻手术 拔管 指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患者擅自拔是护理不良事件,并时有发生。后果严重。据本人在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预防气管插管患者的方法1加强看护病人2气管插管固定器的使用、3.气囊管理、4.正确掌握插管深度、呼吸回路放置要妥当、治疗护理时防滑脱、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8合理使用镇静剂.9、心理护理及宣教,详见下文

  • 标签: 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护理
  • 简介:目前我国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肝移植受体全身状况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围手术期处理十分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生存率仍有待提高,而术后气管插管的早期拔除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众多的研究者实行了肝移植术后早期,但现在仍没有统一的临床指南。本文主要从早期的定义、发展、优点及其风险、麻醉技术对早期的影响四个方面介绍了肝移植术后早期现状,认为早期在大多数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医师对前患者的全面的、个体化的评估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拔管 机械通气 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ICU收治并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失败率。     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助于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失败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ICU 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ICU收治并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失败率。     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助于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失败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ICU 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机
  • 简介:掘进1.5公里、性能基本达到国际原产品水平、通过9名行业权威专家“大考”……日前,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与中铁隧道集团在广州联合召开盾构再制造主轴承使用评估会。

  • 标签: 主轴承 再制造 盾构机 洛阳
  • 简介:本组258例病人术后14~18d常规T224例,应用大网膜围绕T周围的方法来预防T后胆汁性腹膜炎,T瘘道形成不完整或缺如是导致T后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包裹预防 拔管胆 管状网膜
  • 简介:气囊导尿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滑脱、易于会阴清洁、固定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中有时会出现气囊不能抽空而导致困难。本文通过对气囊导尿困难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气囊扩张术 拔管困难 问题解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留置导尿术后尿拔出困难的病例,探讨留置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护患纠纷、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留置导尿术 拔管困难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顶施工会受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设备故障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管道拔不出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导致管道损坏、地面塌陷等严重后果。对此情况,需施工单位加强监管,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前分析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技术的应用,通过调整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管道顺利拔出,操作简便,效果突出,确保顶施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拔管技术 顶管施工 故障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两种方式分别对116例(经验组)和60例(程序组)MV患者进行试验,并对比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与经验组比较,程序组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程序组脱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经验组(70.7%)(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组均明显低于经验组(均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

  • 标签: 呼吸 人工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指导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急性呼吸衰竭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3例,符合条件后使用T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SBT 30 min时应用床旁超声采集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膈肌厚度,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根据结果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3例患者均纳入分析,成功组36例,失败组17例。成功组患者DE、DTF高于失败组(均P<0.05),成功组RSBI、D-RSBI明显低于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E、DTF、RSBI、D-RSBI截断值分别>1.21 cm、>27.5%、<48.68次/(min·L)、<1.31次/(min·mm)时,其预测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69.0%、97.2%、83.0%、83.0%,特异度分别为59.0%、47.1%、94.1%、94.3%。结论膈肌超声功能评估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机械通气患者,提高成功准确性。因此膈肌超声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膈肌超声检查 膈肌功能 超声 机械通气 撤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后的作用。方法将46例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应用常规呼吸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治疗,病情改善后,使用NCPAP过渡治疗至正常自主呼吸。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呼吸SIMV治疗至病情好转直接,由头罩或面罩吸氧过渡至正常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的前后血气分析、成功率及总用氧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的临床基础条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在血气分析、成功率、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NCPAP过渡通气治疗对比头罩面罩吸氧可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成功率,减少总用氧时间。

  • 标签: NCPAP 机械通气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