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代苏联文学的一个黄金时段,也许并不像流行的文学史教科书所叙述的那样——或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降的“解冻”岁月,或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始的“改革”年代,而是在“解冻”与“改革”之间。准确地说,应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段。这一时期,有不少文学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被改编成电影,被译成多种外文,走出苏联,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精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何以生成?这些力作之警醒人心的伦理向度,这些精品之形塑性灵的道德能量,应该是构成其生命力内核的一个重要基因。
简介:文学文本中隐藏着地理“密码”,通过特定理论解读文学文本,地理学者可以窥见某些重要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地理问题。“想象的地理”理论是文学文本解读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梳理依托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英文地理文献,发现该理论的引入使文学文本的地理学分析逐渐产生后殖民主义分析流派,而地理学者在运用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时,也从想象地理的异质性和物质性、想象地理的社会建构与重构、想象地理的地方特殊性和情境特殊性、想象地理与性别和性取向的关联等方面拓展了该理论,此外,地理学者还探讨了文学体裁对想象地理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知识脉络的梳理,文章冀图对中国地理学者解读文学文本提供一个借鉴。
简介: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中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简介:非暴力不杀生、慈悲、众生平等、无情有性是佛教伦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体现了佛教自然伦理的逻辑内涵和体系特点。"不杀生"居佛教戒律之首,属于消极的非暴力,其内在的"慈悲"精神属于积极的非暴力,其伦理学基础是"众生平等",体现了宗教伦理、社会伦理和自然伦理的统一。"无情有性"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道德关怀空间。佛教伦理以服从自然律、以自然万物为关怀对象和顺乎自然的无中心,突显了自然伦理的本质特征。不杀生和慈悲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众生之间的同情,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个体主义和仁慈主义相通;众生平等和无情有性以对生命共同体和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通。佛教自然伦理以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仁慈与自然的统一、学理与实践的统一,为现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