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外呼吸心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怎样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心患者,按照院内及院外两组。院前38例,院内26例,均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给与抢救,评估心肺复苏的抢救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原因。结果64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19例(30%),失败45(70%)例,院前复苏3例(16%),院内复苏16例(84%),根据者发生地点、复苏时间、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肾上腺素用量、通路建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成功率与发病地点、通路建立时间、病因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呼吸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患者女性,64岁,因活动后心慌。心前区不适3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1天就诊。查体:患者痛苦面容.皮肤湿冷;体温35.50℃;心率16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0/60mmHg。立即检查心电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随即在心电监测下做左侧颈脉窦按摩,按摩约3s后,即出现1.34s的窦性停搏,又在一次P—R间期缩短的室上性激动后出现-12.38s的窦性停搏.当8.86s时,患者出现两眼上翻,面色苍白.肌张力增强,立即心前区叩击一次并胸外心脏按压,3.5s后相继出现2.4s的室性心动过速,6s的室性自主心律,频率为27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以及3~6s的窦性停搏,持续心脏按压.吸氧约2min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呈窦性心动过缓.LGL预激综合症,缺血性ST段压低,继续观察心电图变化,可见ST段压低有所缓解,遂送入病房,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凝集,J3受体阻滞剂等治疗,7天后临床治愈出院。

  • 标签: 颈动脉窦按摩 心电图示 心脏停搏 缺血性ST段压低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一、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因糖尿病视网膜病,玻璃体积血准备行玻璃体、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入院。糖尿病史13年,诊断为I型糖尿病,一直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体重87kg,身高186cm.血压、心电图、胸透及各项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肌肉注身长托宁0.8mg,地西泮10mg.

  • 标签: 心脏停搏 麻醉术后 喉罩通气 糖尿病视网膜病 玻璃体积血 复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心期患者的识别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37例围心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经过干预后有47例免于心呼吸骤;77例出现心患者中复苏成功30例,13例呼吸骤患者中成功复苏10例。围心期的综合预警信号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4分以上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包括呼吸减慢和加快)、大汗淋漓、低血压、抽搐发作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提高心肺骤的预见性,及时给予强力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心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围心搏骤停期 心肺复苏 急救
  • 作者: 冯丽 张玉侠 张梦霞 童朝阳 秦薇 张育红 叶磊 李凡 胡敏 黄萍 黄燕梅 王飒 顾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3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730,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43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南京 210008,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广州 51008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杭州 310009,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贵阳 550004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德尔菲专家咨询及专家论证会议,制订了《应用心肺复苏机救治院内心患者护理专家共识》,最终形成包括机型介绍、应用原则、上机前评估、上机时配合、上机后检测及管理、撤机时配合、质控与培训及故障处理8个部分的应用规范,以期为心肺复苏机在院内心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护理 心肺复苏机 院内心搏骤停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氢对大鼠心-心肺复苏后海马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心-心肺复苏组(CPR组,n=35)和富氢液组(H2组,n=35)。采用经食管电击法制备心-心肺复苏模型,Sham组于只进行股动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等操作。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和12 h时,H2组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ROSC后1和3 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Sham组气管插管后即刻,CPR组和H2组分别于ROSC后6 h、1、2和3 d时,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和胞浆CIRP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PR组和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CPR组ROSC后1、2及3 d时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上调,H2组ROSC后各时点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2和3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与CPR组比较,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ROSC后6 h时胞核CIRP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结论氢减轻大鼠心-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CIRR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脏停搏,人工 心肺复苏术 RNA结合蛋白质类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6例心患者。对照组实施心肺复苏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同时运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94%比参照组的78.79%要高(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3.03%低于参照组9.09%(P<0.05)。心肺复苏预后影响主要因素为病因、年龄以及心至复苏开始时间。结论对心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运用护理干预,预后效果理想。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期,从而提升复苏成功率,同时注重复苏后的护理,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影响因素与护理
  • 作者: 田玉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抢救及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临床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分析我院抢救及护理方法,并探讨加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经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L-Index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病情凶险,加强急救与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抢救成功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治疗处理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32例,均采用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并进行正确详细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治疗成功27例,成功率达84.38%;出现严重脑功能障碍6例(18.8%);出现死亡5例(15.63%),分别死于循环系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和采取有效措施,重要的是心肺复苏和复苏后的正确护理。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和加强心肺复苏术的学习与技能培训,运用成功的新方法可使心救治存活率上升。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搏骤停 抢救措施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心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56例呼吸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观察组按照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心、恢复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肌损伤、吸入性肺炎、血气胸、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版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心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呼吸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新指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动心肺复苏机在各种环境中对心患者按压的效果。方法24名医护人员分为2组,实验组8人,一人一队,实验过程中该组医护人员使用LUCAS2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对照组16人,每2人一队进行CPR。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静止环境和运动环境进行CPR;最后比较在不同环境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按压深度、胸壁不充分回弹的数据及单位时间胸外按压比例(CCF)。结果⑴双人轮换手动胸外按压的按压深度在颠簸的转运环境下明显低于静止环境[(4.894±0.309)cm vs(4.647±0.594)cm,P<0.05],但使用自动心肺复苏仪在两个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8±0.122)cm vs(5.329±0.329)cm,P>0.05],且稳定性优于手动按压。⑵颠簸的转运环境下进行双人轮换手动胸外按压,不充分的胸壁回弹次数和不充分程度明显高于静止状态下的双人轮换按压及使用自动CPR设备按压。⑶双人轮换手动胸外按压持续的时间越长,CCF越低。⑷颠簸环境状下双人交替手动胸外按压的CCF受到环境的因素影响比较明显,自动心肺复苏仪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结论采用专业人员联合自动心肺复苏机可以保证长时间抢救的按压质量,并同时可以在转运过程中提供不间断的心肺复苏,改善按压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自动心肺复苏机 胸外按压比例 胸外按压质量分析 院外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心脏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急救心脏骤126例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组)、气管插管通气法(气管插管通气组)、气囊面罩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组)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实施心肺复苏后3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存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气囊面罩通气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人工呼吸组和气管插管通气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心脏骤患者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及死亡率均有明显改善,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法.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院前急救;影响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andclinicalvalueoftheapplicationofdifferent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programinthetreatmentofcardiaca(rrestpatients.Methods126patientsweredividedinto3groups,42casesineachgroup,casesineachgroup,casesweretreatedbymouthtomouthresuscitationCPR),endotrachealintubationand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werecomparedbetween3groups.Results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rateoftheventil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artificialrespirationgroupandendotrachealintubationgroup,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hefirstaidofthehospital,thepaGtientswithcardiacarrestwerecarriedoutbyusingthemethodofairbagmask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selfcirculationandmortalKiteyywweorredssignificantlyimproved.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ardiacarrest;Prehospitalcare;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肺栓塞导致心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6月31日抢救的一例急性重症肺栓塞致心患者选取进来,开展急救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急救护理,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肺栓塞致心患者而言,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根本性的提升患者的生还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重症肺栓塞 心搏骤停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肥市滨湖医院急救中心抢救的院前心(OHC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探索如何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方法:基于 Utstein模式,收集 2018 年 1月至 2020年 5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急救中心接诊的 280 例 OHCA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有无现场人员 CPR、有无院外气管插管、初始心律、肾上腺素累积使用量、急救反应时间,有无其他急救药物的使用、急诊室 ROSC、存活入院、存活出院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等。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选 280 例 OHCA患者,其中男性207例(73.9%),女性73例(26.1%);复苏成功率为16.8%,存活出院为6例(2.1%),神经功能良好为5例(1.8%),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复苏成功组在性别、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是否现场施救、是否气管插管、初始心律类型、CPR开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肥市滨湖区院前心(OHCA)患者复苏成功率不高,院前“生存链”中有多种因素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急救中应用除颤仪对患者心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应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接受心肺复苏机救治,观察组应用除颤仪进行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优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急诊急救 除颤仪 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急性重症肺动脉栓塞致呼吸心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通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心肺复苏循环支持、气道管理、溶栓护理、基础护理等,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效改善,安全转运至介入室溶栓治疗。

  • 标签: 肺栓塞 呼吸心跳骤停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孕妇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组人群,一旦出现突发心(CA)会威胁到母子两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确保围产期母子全程平安,成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与相同年龄普通CA患者的心肺复苏施救策略不同,孕期CA患者施救需要考虑患者的孕龄、胎儿情况等,采用不同的复苏手法如左推子宫(MLUD),会涉及濒死剖宫产(PMCD);同时针对导致孕期CA的不同原因如出现4Hs中的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高血钾或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紊乱、低体温,以及4Ts中的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和中毒等情况的合理药物应用。针对导致孕期CA的原因中多种情况为可预防性的特点,更有必要出台符合我们国情的孕期CA指南以指导临床。本文系统梳理了孕期CA的病理生理特点,孕期CA的高危因素,明确了孕期CA的正确复苏方法和防治策略。

  • 标签: 孕期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病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住ICU时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与心(cardiac arrest, CA)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001—2012年),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v1.4)中提取首次入住ICU的成人(年龄≥18岁)C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90 d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同时,按照四分位数间距法将RDW分成四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变化情况,并采用log-rank检验加以检验。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揭示RDW和CA患者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53例成人CA患者。整体人群年龄(67.26±15.84)岁,男性为534例(62.60%),SOFA评分(6.13±3.70)分。与存活组(n=410)比较,死亡组(n=443)患者年龄、SOFA评分、RDW、阴离子间隙、肌酐以及血磷值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肾损伤和脓毒症的比例较高,ICU住院时间较长;而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以及血总钙值较低,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低,总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RDW分组CA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入ICU时RDW升高是CA患者28 d全因病死率(HR=1.399,95%CI:1.014~1.930,P=0.041)和90 d全因病死率(HR=1.433,95%CI:1.064~1.929,P=0.01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升高是CA患者28 d和9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作为一种临床指标来预测CA患者不良预后。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搏骤停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