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不依赖体外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呼吸道微生态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呼吸道菌群多种多样,各部位之间存在高度同源性,但不同部位的优势菌群则又有所不同。作为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呼吸道微生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抗生素、喂养方式、分娩方式等。另外,有大量研究已经发现呼吸道微生态与各种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呼吸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现主要阐述呼吸道微生态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及药物开发等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对颌面畸形术后患者呼吸、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颌面部畸形患者132例,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呼吸锻炼组(45例)与联合组(44例)。所有患者均行颌面部正畸术,术后给予三组患者祛痰、吸氧等基础对症支持治疗,指导呼吸锻炼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联合组患者在呼吸锻炼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连续干预7 d。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干预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对三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三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在进行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前FEV1、FEV1%与FEV1/FVC无明显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干预后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患者FEV1、FEV1%与FEV1/FVC较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呼吸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呼吸功能为Ⅲ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联合组无焦虑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可能焦虑及焦虑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联合组无抑郁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可能抑郁及抑郁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颌面畸形术后患者肺功能参数及呼吸功能,减少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简介:摘要呼吸治疗师是一种新兴医学职业,其工作主要是协同医师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者给予专业的评估、治疗和管理,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房的病死率。本文主要介绍呼吸治疗师的职责、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作用及国内发展现况,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到呼吸治疗师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罗红霉素氨溴索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来自在中国20家医院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临床试验从2017年10月30日至2019年共招募591例支气管炎患者,根据症状分为急性支气管炎组5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41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罗红霉素溴索150 mg,疗程为5~10 d。疗效终点是药物的抗菌疗效、细菌学清除率、祛痰疗效。安全性终点为研究期间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急性支气管炎组无论是抗菌疗效(90.2%比 75.6%),还是祛痰疗效(93.8%比63.4%)都优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P<0.05)。9.0%(53/591)的患者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罗红霉素氨溴索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综合疗效优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且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肺部超声联合血液指标的鉴别诊断模型,评估该模型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呼吸内二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15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依据出院最终诊断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90例)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61例),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出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最强相关因素,使用R语言构建Nomogram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史以及超声彗尾征、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为鉴别急性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最为显著的特征。基于4个变量构建Nomogram诊断模型,经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index值为0.839,模型区分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Nomogram诊断模型可为患者带来10%~78%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肺部超声和血液指标的鉴别诊断模型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为下一步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根据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确诊为RDS的早产儿为RDS组,按1∶1的比例纳入同期无心肺疾病早产儿为对照组,分析RDS患儿肺部超声图像特征,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比各级RDS肺部超声图像,分析各级RDS肺部超声图像与胸部X线的相关性,通过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评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效果。结果RDS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69例早产儿。RDS患儿肺部超声胸膜线异常、A线异常、出现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alveolar interstitial syndrome,AIS)阳性率均为100%,肺实变及白肺样改变阳性率分别为71.0%和49.3%,胸膜线异常、肺实变及白肺样改变3种征象同时存在诊断RDS的敏感度40.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2.7%,胸膜线异常、肺实变、AIS 3种征象同时存在诊断RDS的敏感度71.0%、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7.5%。胸部X线RDS分级越高,肺部超声出现肺实变肺分区数目越多(r=0.836,P<0.05),评分越高(r=0.868, P<0.05)。超声评分10分预测Ⅱ级RDS的敏感度80.0%、特异度94.4%,超声评分15分预测Ⅲ级RDS的敏感度87.5%、特异度75.0%,超声评分25分预测Ⅳ级RDS的敏感度100%、特异度68.0%。肺部超声与胸部X线评估RDS疗效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0.896,P<0.05)。结论肺部超声诊断RDS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并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与胸部X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RDS诊断与疗效评估的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通腑泻肺法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预后及呼吸力学。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2001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通腑泻肺法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采用ARDS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抗感染、器官功能维护及营养支持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通腑泻肺法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院内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呼吸力学参数。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收集数据及评估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3软件完成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评估;应用R语言Meta包进行Meta分析,并评价主要观察指标的潜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7项RCT、1 76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99例,对照组8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46,95%可信区间(95%CI)为0.36~0.59,P<0.000 1〕,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1.92,95%CI为-2.56~-1.29,P<0.000 1;ICU住院时间:SMD=-1.84,95%CI为-2.49~-1.18,P<0.000 1〕,氧合指数明显改善(SMD=2.26,95%CI为1.56~2.96,P<0.000 1),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阻力明显降低(气道峰压:SMD=-1.26,95%CI为-2.35~-0.18,P=0.021 8;气道平台压:SMD=-0.61,95%CI为-1.08~-0.14,P=0.010 7;平均气道压:SMD=-1.67,95%CI为-2.93~-0.42,P=0.009 1;气道阻力:SMD=-0.88,95%CI为-1.09~-0.67,P<0.000 1),肺顺应性增加(SMD=1.57,95%CI为0.78~2.36,P<0.000 1)。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研究院内病死率的15项RCT呈"倒漏斗"形分布,说明无潜在发表偏倚(P=0.499)。结论通腑泻肺法可降低ARDS患者院内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改善呼吸力学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呼吸道和肠道内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8日至2月6日浙江省3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7例经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呼吸道和粪便标本中2019-nCoV可读框1ab基因和N基因,以循环阈值判断病毒的载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7例患儿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7个月至12.1岁,其中男4例,7例患儿均为明确的家庭聚集发病;4例为无症状感染,1例肺炎和2例上呼吸道感染。口咽拭子和粪便可读框1ab基因的循环阈值范围分别为17.60~39.06和17.35~36.34,N基因循环阈值范围分别为18.25~39.00和16.41~37.80。患儿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1.4±14.0) d;粪便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9.1±21.1) d,最长达72 d。7例患儿出院时粪便病毒核酸均为阳性,随访至5月5日并未造成家人感染。结论儿童感染2019-nCoV后肠道排毒持续时间长,粪便2019-nCoV核酸持续阳性患儿是否具有病毒传播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九联检用于儿科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 30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呼吸道九联检。统计1 300例患儿的病原体感染阳性总检出情况,分析1 300例患儿9种病原体的阳性检出分布情况;分析病原体感染阳性患儿的混合感染情况;基于季节差异,统计各类病原体的检出情况;按照年龄的差异,统计各类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在548例患儿的血清中检测到9种病原体对应抗体中的一种或数种,检出率为42.15%;分项检出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排在前三位,占总数的37.15%、13.38%、11.62%。共发现317例混合感染情况,占阳性总病例数的57.85%,占总例数的24.38%。其中,二联感染(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比12.77%;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感染占比11.13%;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比7.85%)共计198例,占比15.23%;三联感染85例,占比6.54%;三联及以上感染34例,占比2.62%。肺炎支原体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季例数最多,但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腺病毒多发生在夏冬两季,春秋发生率较低;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冬季发生率较高,其他季节明显偏低(P < 0.05)。1~5岁患儿最容易受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该年龄段患儿阳性占比为总阳性检出例数的47.99%)。结论呼吸道九联检应用于儿科呼吸道疾病检测时,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测出患儿是否因感染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而引发呼吸道相关疾病。在病因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症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恶化。总体而言,呼吸道九联检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就诊年龄≥65岁的T2DM患者,最终纳入资料完整者61例。对所有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是否合并OSA分为单纯T2DM组和OSA合并T2DM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OSA与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SA合并T2DM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2.38±4.70)%,与单纯T2DM组(56.34±5.92)%比较明显降低(t=2.892,P=0.005),OSA合并T2DM组患者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21.50±1.49)mm、(10.21±0.88)mm、(10.42±0.83)mm,与单纯T2DM组(20.55±1.05)mm、(9.52±1.04)mm、(9.83±0.83)mm比较明显增厚(t=-2.670、-2.770、-2.716,P=0.010、0.007、0.009);OSA合并T2DM组患者中,中重度OSA组LVEF为(50.58±3.55)%,较轻度OSA组(55.83±4.83)%降低(t=3.813,P=0.001),中重度OSA组患者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21.86±1.39)mm、(10.48±0.82)mm、(10.68±0.80)mm,较轻度OSA组(20.79±1.46)mm、(9.69±0.75)mm、(9.92±0.64)mm增厚(t=-2.231、-2.871、-2.943,P=0.032、0.007、0.00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LVEF、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相关(r=-0.425、0.340、0.458、0.473,均P=0.001、0.007、<0.001、<0.001);矫正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三酰甘油(TG)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AHI仍与LVEF、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显著相关(β=-0.385、0.520、0.604、0.388,P=0.036、0.011、0.001、0.039)。结论OSA加重T2DM患者的心脏重构和收缩功能不全,这种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能与间歇性缺氧的严重程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大鼠肠道和呼吸道共有差异菌群和差异代谢物,分析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变化在大鼠尘肺病进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于2020年4月,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煤矿粉尘组和二氧化硅组,每组各6只)。煤矿粉尘组和二氧化硅组大鼠采用非气管暴露法分别灌注1 ml 50 mg/ml煤矿井下粉尘悬浊液和二氧化硅悬浊液,对照组大鼠灌注同等剂量灭菌生理盐水。染尘24周后采集大鼠粪便、咽拭子和肺灌洗液。采用16SrDNA基因测序技术和UHPLC-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粪便、咽拭子和肺灌洗液中菌群和代谢物,筛选肠道和呼吸道共有差异菌群和共有差异代谢物。并采用Spearman法对差异菌群和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煤矿粉尘组门水平下共筛选到9种肠道和呼吸道共有差异菌群,属水平下共筛选到9种肠道和呼吸道共有差异菌属,主要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链球菌属、乳杆菌属;与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硅组门水平下共筛选到9种共有差异菌群,属水平下共筛选到5种共有差异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粘液杆菌属。与对照组比较,煤矿粉尘组共筛出7种共有差异代谢物,标桩菌素、芳樟醇氧化物和异亮氨酸-亮氨酸在肠道和呼吸道中均上调;二氧化硅组与对照组比较,共筛出19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其中二乙醇胺、1-氨基环丙烷羧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鞘氨醇、棕榈酸、二氢鞘氨醇、1,2-二油酰基-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2-油酸甘油酯磷酸化胆碱在肠道和呼吸道中均上调。结论尘肺病大鼠肠道和呼吸道菌群存在移位现象,大鼠在尘肺病进展过程中存在脂质代谢失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下呼吸道痰液纹带棒状杆菌阳性患者的易感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2例下呼吸道痰液检出纹带棒状杆菌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并对感染组(102例)与定植组(90例)患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9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8 976例,72例(0.8%)检出纹带棒状杆菌;2020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5 877例,134例(2.3%)检出纹带棒状杆菌;2021年1—6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4 039例,121例(3.0%)检出纹带棒状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3,P<0.01);其中老年患者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分别为0.6%(57/8 976)、1.4%(81/5 877)和1.9%(78/4 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1)。感染组患者高龄、入住重症医学科、营养不良、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咳嗽反射减弱、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定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和定植组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1.2%(42/102)和48.9%(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25例(24.5%)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治疗纹带棒状杆菌,与无药敏结果治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0%(17/25)和32.5%(2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1);未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低于定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老年患者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高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感染者通常存在多种易感因素,未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不良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关注且减少纹带棒状杆菌易感因素,正确解读病原学报告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究精神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选用芬兰数据库的OSA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应用逆方差加权法为主分析方法,并且联合应用加权中位数分析、MR-Egger回归分析及MR-PRESSO分析这3种敏感性分析。结果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更高的遗传易感性可增加OSA的发病风险,其对数转换比值比每增加1个单位,对应的比值比分别为1.18(95%CI:1.02~1.37、P=0.026)及1.06(95%CI:1.01~1.12、P=0.038)。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与OSA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的高遗传易感性可导致OSA更高的发病风险,OSA和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然而其因果效应仍需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N)治疗的呼吸衰竭早产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1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行NHFOV治疗,对照组30例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于通气前、通气后2、8、12、24 h,对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包括酸碱度(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两组患儿通气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漏、鼻压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D)、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结果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的pH值、PaO2、PaCO2、OI、RI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0.64、0.85、0.43、0.70,均P > 0.05),通气后2、8、12、24 h,观察组的pH值、PaO2、O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H值:t2 h=3.20、t8 h=4.81、t12 h=6.39、t24 h=5.22;PaO2值:t2 h=5.80、t8 h =6.31、t12 h=7.55、t24 h=6.97;OI值:t2 h=6.38、t8 h =8.37、t12 h=11.30、t24 h=9.61),而PaCO2、RI值均低于对照组(PaCO2值:t2 h=4.29、t8 h=5.09、t12 h=6.83、t24 h=8.30;RI值:t2 h=3.26、t8 h=5.81、t12 h=7.36、t24 h=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患儿在通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8/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 < 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应用NHFOV治疗后,患儿通气效应、氧合能力更好,同时此方法对二氧化碳清除及酸中毒纠正作用更强,并发症更少,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30例,并选取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放疗计划系统CT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摆位误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318套,平均每人(5.1±1.1)套。FB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 mm,(3.1±2.5) mm,(3.3±2.3) mm。DIBH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1±1.6) mm,(2.6±1.7) mm,(2.5±2.1) mm。在y轴和z轴方向,DIBH患者的位移显著小于FB患者(P=0.015、0.004),两组患者在x轴方向位移无明显差别(P=0.294)。DIBH患者CTV至PTV在x轴、y轴和z轴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6.2、7.3、7.8 mm。DIBH组放疗第一周与后续放疗、不同体重指数(BMI)的摆位误差无差别。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时,DIBH技术摆位误差小于FB,推荐DIBH放疗的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8 mm。
简介:摘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高。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指发生在儿童呼吸系统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等。儿童变应性鼻炎及变应性哮喘都是在暴露变应原之后(以吸入方式为主)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及反复喘息等临床症状。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模式虽然可使多数患儿得到较好救治,但仍有部分患儿病情难以控制,后者则需要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或更精准的抗IgE治疗。该文就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和抗IgE治疗的概况、机制、相关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为儿科医生提供临床诊治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T细胞免疫异常的机制。方法从健康儿童志愿者全血中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实验采用从EDTA抗凝全血中分离的PBMC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并采用抗CD4+的抗体标记磁性微球,通过阳性选择获得特异性细胞型耗竭。从新鲜分离的PBMC中用流式细胞术纯化细胞群。将PBMC悬浮液进行培养,用活病毒或紫外线灭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衣原体(Cpn)分别进行感染。用特异性抗体对细胞进行表面染色,用FACS CANTOⅡ流式细胞仪对染色样本进行测量,并用FACS DIVA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人IFN-γ,IL-10进行定量检测。结果Tregs对RSV感染有反应,在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表现出更高的增殖频率,并上调活化和转运分子的表达。Tregs在RSV感染后的免疫病理限制中起着关键作用。高滴度IgG(≥512)的细胞个体有较强的CMI。RSV感染的细胞中CD4+ T细胞IL-10表达增强,并直接抑制CD4+ T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表达。IL-10还通过抑制MHCⅡ类和共刺激分子的表面表达,抑制抗原提呈细胞(APC)出现和激活CD4+ T细胞的能力。特异性的CD4+ T细胞可识别Cpn抗原(细胞质中的或源于MOMP的多肽),在体外可溶解Cpn感染细胞。用Cpn成分做抗原刺激后,对照组较Cpn感染实验组IFN-γ增高。结论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CD4+T细胞中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引起细胞免疫异常,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CD4+ T细胞中通过调节干扰素IFN-γ引起细胞免疫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