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供给侧视角来审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仍然存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过于僵化和政策碎片化、社会资本部门进入门槛高且参与面窄、公民体育消费需求多元而表达机制失衡、公共体育服务财政供给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与公平均等化受阻。因此,为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与质量,有必要在制度安排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领域,构建PPP项目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PPP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地方治理的公私合作的剖析,得出以下实施路径:完善顶层设计下的制度安排与配套实施机制、提高PPP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认知水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社会体育政策碎片化向体系化整合等。
简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的目的在于树立教育教学工作典型,汲取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校园足球发挥示范及带动作用,推动校园足球大发展大繁荣。立足于法库县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结合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探究校园足球试点县政策执行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校园足球试点县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依据制约因素寻求提升校园足球试点县政策执行力的有效路径。建议:明晰政策执行目标;加大执行资源投入力度;提升执行人员政策认同感;完善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建设;优化执行环境,以期推动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高素质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体育服务内容建设和体育活动组织完善视角,对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路径进行探析.研究发现,丰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内容,增加社区体育活动数量,打造社区内特色精品体育活动项目,创新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简化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流程,能有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在社会性体育发展的财政投入有限和人力资源短缺及体育发展制度受限的情况下,加强体育服务内容建设与完善体育活动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及提升公众满意度的良好路径.研究旨在为构建一个符合公众现实体育需求、优质高效与惠及全民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简介:目的:研究午睡时长对运动员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18名无睡眠障碍且习惯午睡的优秀女运动员((23±4)岁,(24±3)kg/m2)随机分为AB(n=10)、BA(n=8)2组。阶段I,午睡时长AB组60min,BA组120min,持续2周;2天洗脱后进入阶段II,AB、BA2组午睡时间交叉,持续2周。多普勒雷达连续监测各阶段后5天夜间睡眠质量。结果:两阶段测试期夜间入睡、觉醒时刻,在床、睡眠时长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阶段IIAB组和BA组入睡时间分别较阶段I显著延长和缩短,阶段I和阶段IIBA组较AB组显著延长和缩短;与阶段I相比,AB组和BA组阶段II深睡时长显著缩短和延长;AB、BA组阶段II夜间脉搏高于深睡平均脉搏10%(DHR10%)占比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阶段I;BA组阶段I和II夜间脉搏高于DHR10%占比显著高于和低于AB组。结论:不同时长午睡对运动员夜间睡眠时相和睡眠效率无影响。但与120min午睡相比,60min午睡有利于缩短夜间睡眠潜伏期,延长深睡时长,降低睡眠心率变异性。无睡眠障碍且习惯午睡的优秀运动员应该选择短于完整睡眠周期时长的午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