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威尼斯双年展于2015年5月举行,35岁的帕梅拉·罗森克兰茨(PamelaRosenkranz)代表瑞士参展,年龄虽然较轻,但她本人对这种广受瞩目的国际大展并不陌生。2008年,尚为瑞士伯尔尼艺术学院学生的罗森克兰茨,就参加了第5届柏林双年展,以及在意大利特伦蒂诺举办的"Manifesta7: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2010年,她获得了当代艺术创作硕士学位,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在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和德国不伦瑞克美术协会分别举办了个展。自那之后,罗森克兰茨在大西洋两岸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多次个展,在艺术界的声望越来越高。
简介:人兽合体是中国早期艺术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从半坡彩陶盘上“珥两蛇”的人面纹、濮阳墓地的高大墓主与龙虎蚌塑、良渚玉琮人兽结合的“神徽”,到商周青铜器上狰狞的饕餮、春战时代双手握蛇的神人、骑虎巫人乃至各种斗兽图、驭龙图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著名的司母毋鼎耳、阜阳青铜龙虎尊、妇好铜钺等上面的双虎嗜人浮雕、现分别藏于法国和日本的圆雕《虎食人卣》等,更是人兽主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象究竟具有什么独特的内涵,反映着当时人们怎样的世界观,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今墨西哥南部、属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300年前的奥尔梅克文明中,也有与中国早期艺术相近的表现主题,如它的人虎复合式圆雕、龙口神人和祭司与羽蛇浮雕等,都给我们似曾相识之感,卡尔卡特奇哥出土的《地狱之门》中巨大的亚形龙口和其四角的神树,甚至让我们联想起商代殷王多台阶的亚形大墓和战国缯书四隅的植木等等.多年来,美国、墨西哥等国学者对这些令人费解的艺术象征“符号”,曾做过多种“解秘”,他们的研究作为“它山之石”,或可对攻中国之“玉”有所启迪.
简介:茹欲立(一八八四—一九七二年)字卓亭,陕西三原县鲁桥镇人。幼年受业于陕西著名学者朱佛光门下,一九〇一年入关中著名学府宏道学堂。一九〇五年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同盟会,与留日同学创办《夏声》杂志。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任秦陇复汉军政府秘书长。护法战争时期参加陕西靖国军,任总参议。后因与国民政府政见不合辞职,专心从事文史和书法艺术的研究。建国后曾先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届特邀委员。
简介:在《现代生活的画像》中,T.J.克拉克将奥斯曼巴黎改造和商业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作为“景观”的大背景,描述I9世纪下半叶小资产阶级存社会上的兴起及其对生活方式、审美兴趣的特殊追求,从而揭示马奈画作的复杂性、暧昧性。在他看来,马奈及其追随者的绘画,正是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的表征和后果:视觉空间的平面性,对社会阶级的不充分或含糊的再现。《现代生活的画像》以马奈四幅画为论述对象。并向它们对应的城市生活显示出了“景观”从公共场所向私人场所、向日常生活世界侵袭的过程:城市街道一展览馆一郊区一咖啡馆。克拉克认为,现代性的神话正是景观侵入社会方方面面、侵入日常生活世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