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术前磁共振信号强度判断垂体腺瘤质地的可能性。方法7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根据手术中肿瘤的质地分为3组质软组(A组,36例),质中等组(B组,22例)和质韧组(C组,1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磁共振扫描,测量T1WI及T2WI肿瘤信号与脑白质信号的比值和强化前后肿瘤T1WI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术中所见腺瘤质地相对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分别为1.32±0.18、0.89±0.32、0.76±0.2,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体强化前后T1值比均值1.25±0.28、1.48±0.33、1.91±0.45,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2WI瘤体/白质均值2.29±0.22、1.87±0.12、1.38±0.2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信号强度可以在术前简易而准确判断垂体腺瘤的质地,以T2WI上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值>2.0垂体腺瘤质地软,<1.7质地硬韧,比值介于1.7与2.0之间质地中等;对判断手术难度和预后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准确性。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2月 在来院疑似为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 10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均接受 CT和 B超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为 90.00%,高于 CT平扫诊断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 0.05。对比 B超与 CT诊断特异性,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 :P值> 0.05。结论: B超和 CT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肝脏血管瘤。临床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建议对于疑似存在肝脏血管瘤患者首选 B超诊断,不仅费用较少而且诊断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TIMI(thrombo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预后做出判断。方法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出院前测定70例AMI患者的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根据白细胞计数和TIMI得分把病人分为轻、重二组。结果与白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比较,白细胞高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5倍和死亡率增加了2.2倍。与TIMI得分低的患者比较,TIMI得分高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加了10倍。个别病人高白细胞计数和低TIMI得分,或者低白细胞计数和高的TIMI得分,这些病人中度危险程度。而白细胞计数和TIMI得分都高的患者有最高程度的风险。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结合TIMI得分能对AMI病人的预后做出判断。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citonin,PCT)对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某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0份同时送检的标本,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6.49%(265/570)、30.18%(172/570);以0.50ng/mL为界点,PCT诊断的敏感性为90.53%(516/570)、特异性为64.74%(369/5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53%(118/265)、82.30%(251/305)。结论定量PCT检测对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连续监测患者感染状况,及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与在实际工作中检测报告的误差(误判率)。方法收集采用ELISA法检测的不同批次245例狂犬病毒IgG抗体的OD值,计算出每次阳性对照样本的OD值(以下称为临界值)正负10%的人数。结果245例狂犬检测人员中有50人次结果判阴性,其余195人次为阳性。其中阴性结果中在临界值下限10%的人数有15人次,此种结果占总检测人数的6.1%为负误差;阳性结果中OD值在临界值10%上限的人数有13人次,此为阳性结果中正误差人数占总检测人数的5.3%。结论报告结果中有5.3%的阳性结果有机率小于或等于临界值(0.5IU/ml中和抗体),此部分人员应当补接种狂犬疫苗,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