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应用尿激酶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综合疗法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胸水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胸液纤维分隔、胸膜粘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疗法上加用尿激酶注射治疗结核胸膜炎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由患者的胸膜腔灌注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有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分组,分别为结核组与非结核性组,结核组患者有15例,非结核性组(炎症、胸腔术后、凝固性血胸等)患者27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接受胸膜腔尿激酶关注,对比两组对象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双方数据比对后未见任何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患者胸膜腔灌注适量尿激酶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式将24例患者分成两组,rt-PA组与尿激酶组,每组12例。rt-PA组采取rt-PA溶栓,尿激酶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溶栓后24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结果rt-PA组溶栓前NIHSS评分为14.3±5.4,尿激酶组溶栓前NIHSS评分为14.4±5.2,两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24小时rt-PA组溶栓NIHSS评分为10.2±1.4,尿激酶组NIHSS评分为10.5±1.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炎患者来说,主要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成效性高,而且经临床试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身体症状均得到显著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接受相同的护理疗程1个月。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2%(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溶栓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0例栓形成的患者资料,观察效果、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结果20例患者共行28例次溶栓治疗。其中溶通22例次。溶通组时间显著短于溶栓失败组。溶通组栓塞再次发生率和原发病以及附壁血栓有关系。糖尿病病人再栓塞发病率较高。最为多见的为皮下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临床价值比较高。血栓形成时间和溶栓效果、原发病以及有没有附壁血栓有关。溶栓的时候尿激酶剂量不要超过60万单位。溶栓时机最好不要超过36小时,最好时间应在内瘘栓塞的二十四小时以内,溶通后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持续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再次发生栓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14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在溶栓后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冠脉再通率和胸痛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率、梗死心绞痛比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发病3小时内患者的再通率最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发病时间越短接受治疗再通率越高,该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护理。方法对76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36),治疗组于伤后3天开始应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剂量30mg/Q12h,对照组只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应用2W,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障碍评分(GCS)、临床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12W和24W分别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价疗效。结果应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12W和24W,治疗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护理过程要注意适当的心理疏导;Rho激酶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有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收治的部分急性脑梗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n=53),给予患者单纯尿激酶治疗,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调查组间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组间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2%,对照组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0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χ2=8.364,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03±2.12)低于对照组(17.55±2.01),对比差异明显(t=6.925,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发病≤6h内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快速滴注,并滴注红花黄色素50mg/日,连续7天;对照组用丹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连续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h、6h、24h、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红花黄色素可增强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12例AMI病人随机分两组。瑞替普酶组56例,给予瑞替普酶20单位,分两次,每次10单位,间隔30分钟静脉推注;尿激酶组56例,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30分钟内静点完成,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皮下注射,其余治疗也相同。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分别为85%与63%;(0.76±0.56)小时与(1.420±0.54)小时(P<0.05);CK和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轻度出血率在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分别为4%与9%(P<0.05).结论应用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AMI的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副作用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化检测检查结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患者的心肌酶谱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肌酸激酶的检测能为诊断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