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对透析双腔导管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研究组(以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对照组(以纯肝素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堵塞次数、血流量是否充足、出血导管滑脱及导管管口破裂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流量为200±50ml/min,对照组血流量为100±50ml/min,调换动、静脉端后血流量仍少,静脉压增高.两组的出血、导管滑脱及导管管口破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素尿激酶混合液是较好的留置导管封管液,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尿激酶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溶栓治疗的ACI患者86例为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43例进入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溶栓;偶数编号的43例进入试验组,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比较溶栓效果和不良事件,评估患者的神经损伤和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后,预后良好、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NIHSS和ADL评分相近,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小、ADL评分增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静脉溶栓时,使用尿激酶和阿替普酶的效果相当,均有助于减轻神经损伤、改善自理能力。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的进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应用广泛,因病人及家属对生命延续的要求,PICC在老年及临终病房大力开展PICC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忠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达上腔静脉1/3,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以达到静脉治疗的效果。为长期需要营养支持的老年及临终住院病人提供了静脉通道,维持生命,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留置也可发生并发症,PICC血栓性堵管在所有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可高达21.3%。血栓性堵塞应用尿激溶栓效果好1,但对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在应用尿激酶溶栓时应慎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早期肾损伤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血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较大,为评价疾病可靠性指标,据此在疾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防治举措,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简介:摘要:己糖激酶 -2( Hexokinase-2 , HK2)最近被发现可以在高血糖中通过糖酵解产生更多的代谢通量,其主要是通过葡萄糖介导的 HK2的稳定到蛋白质的水解来完成。而这导致糖酵解中间体的异常增加,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己糖胺、蛋白激酶 C 和二羰基应激途径的激活。 HK2 相关的糖酵解过载解释了糖尿病与血管并发症相关的组织特异性发病机制,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衰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一新的致病机制假说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避免了患者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且患者对药物的代谢情况更好,降低了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开展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择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 74 例入组,均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以动态分组法划分两组,对照组 37 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 37 例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为主,统计两组溶栓成功率,记录两组溶栓时间,评估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溶栓成功率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溶栓效果,使患者满意度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UA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105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于30min内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00%,心电图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3.33%,心电图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安全有效。关键词尿激酶;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分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3级血流占比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尿激酶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提高其TIMI3级血流比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及维拉帕米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84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将血栓抽吸作为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参照组患者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疗法,予以研究组患者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加维拉帕米疗法,每组各4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手术后第3天肌钙蛋白与脑钠肽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发生率为4.76%,参照组为21.43%,可见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阿托伐他汀+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的7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指标对比。结果: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T、AST、GGT、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患者ALT、AST、GGT、TC、TG水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