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二咖啡酰奎尼酸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按照GCP要求设计试验方案。单剂量耐受试验将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7个剂量组,每组男(2~5)名,女(2~5)名,从低剂量开始给药,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描述性分析及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单剂量给予二咖啡酰奎尼酸片耐受性试验中,各组受试者入选时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条件均衡,具有可比性。共报告6人6件被研究者判定为可能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且未经处理均消失。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血白细胞降低,无自觉症状,均完成临床试验,其他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60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二咖啡酰奎尼酸片,最大剂量至1200mg,均安全且能够很好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明显升高,ST段压低最大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升高更加明显,ST段压低最大程度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和WanFangData。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4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厄洛替尼组的反应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34,2.93),P=0.99;RR=1.17,95%CI(0.95,1.43),P=0.14]。厄洛替尼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2,95%CI(0.03,0.52),P=0.005;OR=0.19,95%CI(0.04,0.91),P=0.04];两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相似[OR=0.93,95%CI(0.12,7.08),P=0.95;OR=0.80,95%CI(0.24,2.68),P=0.71];厄洛替尼组腹泻和皮疹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5.96,95%CI(1.28,27.88),P=0.02;OR=6.77,95%CI(1.52,30.10),P=0.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患者耐受较好。受限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52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尼麦角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8.4%,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CA、AV的VP、VE、PI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后明显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
简介: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每次400mg,2次/d,必要时,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的59例中晚期HCC患者,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9例患者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19例持续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45.8%.5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9.9个月.肝功能Child-PughA级患者的中位OS优于Child-PughB级患者(15.3个月vs3.7个月,P=0.016);巴塞罗那分期(BCLC)B级患者的中位OS优于C级患者(19.5个月vS6.3个月,P=0.008).59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高血压、厌食和口腔黏膜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2%,3级不良反应4例,2例需要短期停药,2例经减量后好转.结论:索拉非尼可以延长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肿瘤的分期越早,患者的肝功能及体力状况越好,患者越能从中受益,其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吉非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期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且放化疗治疗没有效果,患者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每次250mg,1日一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服药一个月后,有效10例(33.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5例(16.67%),恶心2例(6.67%),皮疹3例(10.00%),皮肤干燥1例(3.33%)。结论采取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治疗的效果较好,引发的毒副反应较少,且患者大多数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美舒利颗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C18(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 -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磷酸调 p H至 7.0)( 40∶60),检测波长 233 nm,流速 1.0 mL/min,柱温为 30℃,进样量 20μL。结果:尼美舒利在 0.046 ~0.218 μg的进样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9),尼美舒利平均含量为标示量 99. 3%, RSD 为 0. 65% (n =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18%,RSD为 0.43%(n=6)。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美舒利颗粒的含量,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尼美舒利颗粒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侵袭和转移所必需的过程,是控制肿瘤进展的重要环节。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高度调控,血管生成前信号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同源受体 (VEGF受体 2[VEGFR-2])在血管生成中起着中心作用,常在肿瘤中高表达。抑制 VEGF/VEGFR信号转导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2( VEGFR -2) 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本文将总结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肿瘤中的相关临床试验,目前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期望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分析尼美舒利分散片退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发热病人7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退热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35例患者退热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35例患者退热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食欲变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尼美舒利分散片退热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成人发热疾病治疗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退热药物,可作为常规退热药并首选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