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erecutaneousCervicalDiscNucleoplasty.PCDN)是继化学溶核、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的又一微创技术.本院于2003年7月~2005年4月应用该技术在CT引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椎 脊神经根 X线体层摄影术 导管消融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模拟临床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形式,建立一个新的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c—fos蛋白的表达,并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械痛觉敏感性的升高,3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新建立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在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过程相似,并且此模型能够产生一个长时程的机械痛觉过敏,因此这一模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的机制。

  • 标签: 大鼠 腰椎 椎间盘 坐骨神经痛
  • 简介:目的研究山羊椎间盘损伤后的组织学改变及P物质(substanceP,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纤维中的分布。方法15只山羊,用直径1.2mm的穿刺针刀刺伤L5/L6椎间盘前纤维环全层和L6/L7后部纤维环内侧,以L4/L5椎间盘作为完整对照椎间盘。分别于损伤后3周、3个月、6个月随机处死5只山羊。观察实验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组织学改变和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L6/L7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损伤后3周均未愈合。损伤3个月及6个月时,在L6/L7椎间盘的右后外1/4区很容易检测到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沿穿刺通道及周围组织向内生长。L4/L5/L6椎间盘相同区域未检测到相关免疫染色阳性反应神经纤维。结论经山羊椎间盘前方损伤后部纤维环内层后,纤维环内层很难愈合,并出现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 标签: 山羊 腰椎 椎间盘 神经纤维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的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的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截骨术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20例有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截骨术治疗。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法评估神经功能状态,通过X线片测量Cobb角评估畸形及固定、融合情况,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4~30个月,平均2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塌陷椎体局部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前改善。结论后路减压截骨术是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的有效疗法,其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减压术 外科 截骨术
  • 简介:目的探讨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1月22例不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及伤椎植骨,观察包括椎体高度改变、Cobb角改变及椎管狭窄率改变。结果随访9—25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及随访期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恢复满意。结论椎体内植骨结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25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接受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等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背部疼痛程度。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楔形角、椎管占位率等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24(12.6±5.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椎管得到有效减压,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椎体骨折复位愈合,随访无明显丢失,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可避免椎管内直接减压,保护脊柱后方结构,减少手术创伤,临床疗效满意,对于伴有不完全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选择。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骨移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儿童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特点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但对成人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空洞症却很少有治疗方面的报道,缺乏详细的相关研究。在本研究中,作者对成人Chiari畸形I型合并脊髓空洞症进行脊髓空洞、脊柱侧弯和神经系统的相关数据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本组27例(≥20岁)曾接受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术来治疗脊髓空洞症。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脊柱侧弯 神经症状 疗效分析 成人
  • 简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其预后变化较大,目前尚缺乏客观有效的影像学评价和判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陛研究急性颈髓损伤病例MRI影像上的定量、定性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试图寻找一些可用于判断颈髓预后的影像学指标。研究共入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10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5岁(17~96岁)。采用AS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

  • 标签: MRI影像 功能预后 颈髓 急性 损伤神经 脊髓损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胎鼠大脑大脑皮层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FGF和VPA,分为VPA+bFGF混合组,bFGF组和VPH组,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球增殖的差异。结果:原代培养后第1d,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VPA组和bFGF组中稍多(P〉0.05),但神经干细胞球直径相差并不明显(P〉0.05);第3d时,VPA和bFGF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另两组中明显增多,直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第7d和第10d时,混合组神经干细胞球直径大约是VPA组和bFGF组的1.5倍(P〈O.01)。结论:VPA能增强bFGF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 标签: 干细胞 丙戊酸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细胞增殖
  • 简介:既往研究认为在直腿抬高试验中,腰骶神经根移动度为2~8mm。在这些测量中,均预先行椎板切除和关节突切除术。为更加精确地研究腰骶神经根在直腿抬高试验中的移动度和压力,本研究通过改良的试验方法在不破坏椎间孔周围韧带的情况下进行尸体试验。研究获得了5具下肢及相关神经完整的未经处理的尸体标本。通过改良的专用针头,

  • 标签: 直腿抬高试验 腰骶神经根 神经根移位 压力变化 尸体试验 椎板切除
  • 简介:在前一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对加强直腿抬高试验(踝关节背屈)和直腿抬高试验时神经根的移动度和压力进行测试,试图明确这一经典体征的基础原理。5具未经处理的尸体进行试验,方法同前,但每个标本分别测试加强直腿抬高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两种情况下的数据。结果显示,直腿抬高试验在L5、S1节段,较加强试验可产生更大的神经侧方移位,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直腿抬高试验 神经根移位 压力变化 腰骶 二部 基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