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魏晋时代,是玄学唱主旋律时代,是高扬人性时代.玄学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潮,在二百多年发展演进,对中国美学勃兴和繁荣,提供了理论基石和心灵土壤,对中国美学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催生作用.

  • 标签: 玄学 生命本体 美学 勃兴
  • 简介:耿宁认为,儒学政治与道德实践具体、实在效用,与人性、心性本体问题如何解决有着极为重要关系,打通"用"之"实"与"体"之"玄"宋明儒学之努力,也与魏晋玄学、与王弼探讨有关。首先,王弼哲学言说方式,是为其儒家政治、伦理关怀服务。王弼思想之玄远,是为解决政治和伦理效用过多纠缠于具象而不能体现大效用问题而设。王弼贡献,不仅在于他通过《老子》赋予儒家政治与伦理思想新意义,而且在于他同时通过《庄子》赋予儒家生活形式与修身功夫新意味。正是通过《庄子》,原本被片面玄化(抽象化)理解《老子》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补充作用,起到了连通道家与以孟子为中心儒家理论桥梁意义。

  • 标签: 王弼 玄学 耿宁 心学
  • 简介:魏晋玄学“自化”论强调:在彼我关系,只有让相对于己我他物、他人自化(自由),己我才能自化(自由),经创造性阐发和转化,这可以成为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价值原则.与传统“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协调不同文明关系基本文化战略理念:物物自化,人人自化,国国自化,文文自化,则天下大同:在全球化迅猛发展今天,一个不让他国文化自生、自化、自成国家,其本身文化也很难自生、自化、自成。深入系统研究玄学“自化”论,对于探索支撑中国道路价值原则、筹划国家文化战略、重新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反思西方文化价值逻辑等,均有重要助益。

  • 标签: 自化 彼我 玄学 文明 文化战略
  • 简介:以陈连笙(上海市道协副会长)为团长,苏宗赋(上海市道协副会长)、张文希(上海市道协副会长)、潘雨廷(上海市道协副会长)等四人组成上海市道协赴港参访团,应香港园玄学院邀请,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往香港进行为期六天参访。二十五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抵达香港,受到香港道教界同人热烈欢迎。参访团赠送香港园玄学院一部道教珍贵丛书《道藏辑要》,园玄学院主席汤国华、副主席吕重德、宋锡珍、

  • 标签: 道协 道教界 道藏辑要 青松观 参访团 黄大仙
  • 简介:《文心雕龙》体大精深,代表了南朝文学理论最高成就。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在玄学影响下,人生境界、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发生变化。结合刘勰所生活时代不难发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观对其复杂思想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重情重性玄学思想造成了刘勰思想对文学本质、文学主体精神重视;玄学儒学色彩影响了刘勰对于文学功用探讨;玄学言意关系、物感关系等理论探索使得刘勰在文学理论方面对其进行思考。

  • 标签: 魏晋玄学 《文心雕龙》 刘勰 文之有本 中庸气质 言意关系
  • 简介:郭象玄学体系熔传统儒家伦常与庄子自然之道于一炉。以“独化论”为根基,以“性、命”说为连接,塑造出“游外冥内”圣人人格,并以“名教即自然”为其理论归宿,倡导人们安守本分,追求性分内逍遥自得。整个学说富于思辨性。

  • 标签: 郭象 独化论 名教即自然
  • 简介:<正>山水画实际萌芽于东晋,至刘宋初即很普遍。六朝画论中有很多极有价值内容亟需认真研究,本文仅就六朝时期山水画传神论玄学根源以及围绕这一问题其他一些内容作一探讨。一、山水画和道中国在魏晋时期,由于人自身觉醒,人自身也成为审美的对象。由于孔孟之道影响,所谓正人君子们把描绘人体美的诗歌和绘画,视为淫秽、下流之作。所以,在西方,人体美一直作为审美的对象成为绘画主要题材,而在中国,人体美则不可能被彻底和尽情地表现。即是后来衣冠整齐仕女画也并非士人绘画和欣赏主要对象。士人欣赏和绘画对象转向山水。山水也一直成为士人画

  • 标签: 宗炳 传神论 玄学 山水画 六朝时期 王微
  • 简介: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般若学“格义”方法具体内容和由“格义”到“得意”转变过程,以及玄学“言意之辩”在这一转变过程作用辨析,来揭示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相互交融基本方面,以勾勒出二者交融大致线索。

  • 标签: “格义” 般若学 魏晋玄学 言意之辩 《出三藏记集》 佛教
  • 简介:僧肇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历史评价.

  • 标签: 物不迁 老庄玄学 根源实在论 小乘 性住
  • 简介:隋唐时期伦理思想,受着经济政治状况制约,随着社会思潮变化而变化。它以批判名教开始,中经玄学、佛学伦理学说,最后复归到儒家伦理纲常而宣告结束。主要阐述了佛学、玄学三个方面对比:关于人生理想问题;关于人性和情欲关系问题;关于“道德”和“仁义”关系问题,试图找出它们不同点和共同点。

  • 标签: 魏晋南北朝隋唐 佛学 玄学 伦理思想
  • 简介: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代表作《不真空论》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理路、不同理论建构和不同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区别,而"即体即用"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根本原因。

  • 标签: 僧肇 《不真空论》 佛学玄学化
  • 简介:17世纪是欧洲巴罗克文化时期,巴罗克文化凸显了处于该时期英国玄学诗歌文体内视性、张力性和夸饰性等特征。以邓恩、赫伯特、马维尔等为代表英国玄学诗人在巴罗克文化视域下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歌形式、主题、意象及修辞手段等都表现出鲜明巴罗克文体特征,这表明诗歌文体是在特定时期文化氛围下由政治、经济、宗教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表征了该时期独特精神文化风貌。

  • 标签: 巴罗克 玄学诗歌 精神内视 张力 夸饰
  • 简介:自然与美的境界,是晋人人生理想最高体现。魏晋美学凝铸成中华民族不朽审美情结。魏晋玄学本身并非属意于美学探究,但汉末以后政治险恶、名教式微,引发“援道入儒”新道学——玄学生发。玄学缘起及玄学辩难,形成了一次崇尚自然自由、追求人生理想思想解放运动。从而,魏晋玄学整合儒、道便为架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美的时代奠定了哲学思想基础。

  • 标签: 晋人之美 名教式微 玄学辩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8
  • 简介:2010年7月20日至2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潍坊报业集团、中共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在郑玄故里山东高密成功举办。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 郑玄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
  • 简介:在世界诗歌史上,有太多诗人描写过情侣分离以及分离时难舍难分情景。而把情侣间分离比作天体运动和圆规牵连,恐怕是属于以“巧智”取胜英国玄学派诗歌独特之处了。

  • 标签: 英国 玄学派 多恩 《别离辞:节哀》 诗歌 意境
  • 简介:唐君毅解读《肇论.物不迁论》,认为其般若学主旨与立言方式皆与玄学相契合。首先对唐君毅这一哲学诠释特色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一诠释路向实际上含有对《物不迁论》误读、误解;分析了《物不迁论》是如何言说般若义理,指出其言说特点在于"转俗见为真见",这一番转折或是唐君毅出现误读、误解原因;并探讨了佛教所界定自身义理与玄学理论差别之所在,认为唐君毅所谓"般若与玄学相通"、"《物不迁论》兼通般若与玄学说法,其实是很难成立。在某种意义上,对唐君毅之《物不迁论》哲学诠释考察,可以视为民国时期熊十力《新唯识论》所引发激烈争论余绪。

  • 标签: 唐君毅 物不迁论 般若 玄学
  • 简介:不可否认,一直到今日,谢赫“六法”都是引领中国画创作与批评思维域。“六法”何以有如此魅力与意义在于它整个思路均穿越着玄学,作为玄学后期著作,它同时定格了玄学依然生命力与困惑。

  • 标签: 落点 切入 写实 问题域
  • 简介:永嘉前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西晋王朝行将崩溃。玄学乘势而起,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成为一代名士行为指南。对于永嘉玄学,学界关注不多,因此有必要钩沉永嘉玄学历史信息,把握永嘉玄学基本面貌,梳理玄学从正始到永嘉地位升降发展线索,从而阐明永嘉玄学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

  • 标签: 永嘉 玄学 社会思潮
  • 简介: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两大学术思潮。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就指出,“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一论断,实际上指出了先秦以后包括魏晋玄学在内长期思想积累对理学思潮形成影响。后来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玄学与道学联系,“道学主题是讲‘理’,这是接着玄学”,“在‘穷理尽性’这一方面,道学和玄学就联系起来了”。“道学批判了玄学,也继承了玄学”,“由玄学一转语,便是道学”。

  • 标签: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 学术理路 文化关怀 《中国哲学史》 朱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