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查在诊断活动期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这1年内收治的8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的活性不同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各40例,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数据。结果:活动组的血红蛋白值、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低于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革兰阳性(G^+)球菌、革兰阴性(G^-)杆菌及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医院389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球菌、G^-杆菌和真菌血流感染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炎症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MannWhitneyU检验显示,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PCT高于G^+球菌、真菌感染组(G^-杆菌感染组与G+球菌感染组比较:Z=-2.68,P<0.01;G^-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比较:Z=-2.46,P<0.05)。若以PCT≥0.5ng/mL、CRP≥5.0mg/L、NEU%≥70%及WBC≥10×109/L作为阳性的截点,统计分析显示,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PCT阳性率较G^+球菌、真菌感染组高(G^-杆菌感染组与G^+球菌感染组比较:χ^2=5.94,P<0.05;G^-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比较:χ^2=7.721,P<0.01);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CRP阳性率较G+球菌感染组高(χ2=5.03,P<0.05)。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四项指标在鉴别G^+球菌、G^-杆菌和真菌血流感染的作用大小比较分析,仅PCT对鉴别G^-杆菌、G^+球菌和真菌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CT在区分血培养G^-杆菌、G^+球菌和真菌时有较高的准确度,若能动态监测PCT,同时结合CRP、WBC、NEU%的结果综合判断,可以在血流感染早期指导临床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合理用药,从而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革兰阳性球菌 G^+球菌
  • 简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IBD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近30年来日本IBD发病率亦呈逐步增高趋势。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诊断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为对照组,分析检测两组人群的血常规各项指标。结果①观察组PL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b、MCV和M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溃疡性结肠炎组中,Hb、HCT、MCV、MPV均低于对照组,而WBC、PLT高于对照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Hb、HCT、MPV均低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而WBC高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克罗恩病组中,活动期克罗恩病组Hb、MCV、MPV均低于缓解期克罗恩病组及对照组。从病种来看,活动期克罗恩病组WBC高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而缓解期克罗恩病组PLT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及发展进行早期诊断,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诊断 炎症性肠病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常与一些肠外疾病共存。一部分共存的肠外疾病与IBD相互独立,但有发病机制部分相同,这类疾病称为特殊共患病。当IBD合并特殊共患病时,会干扰IBD的诊断,增加处理难度,影响患者预后。本文从临床思维的角度,结合病例,阐述IBD合并特殊共患病的诊疗思路,期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共患病 肠外表现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联合检测炎症指标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诊断。方法:针对50例受检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截止为2021年12月前来的患者,可划分为血培养阳性组(30例)和血培养阴性组(20例),在血培养阳性组中还可以划分为革兰阳性组(10例)和革兰阴性菌组(10例)、真菌组(10例),对比受检者的炎症指标差异。结果:从数据可见,血培养阳性组的患者在血清炎症指标上高于血培养阴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同时,在血培养阳性组中,以革兰阴性组的炎症水平最高,真菌组最低,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炎症指标能够与流血感染疾病的病原菌具有一定关联,更好的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炎症指标 病原菌血流感染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血常规检验中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研究发现炎症指标在血液中的变化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本文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LR)等常见炎症指标入手,探讨了它们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研究表明,这些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验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率
  • 简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研究表明,炎症可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 标签: 感染性炎症 疾病 病理过程 防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近期预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或本市其他医院产科出生,有脑损伤高危因素且24 h内转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根据纠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各28例。脑损伤组男16例,女12例,胎龄为(32.83±2.09)周;无脑损伤组男13例,女15例,胎龄为(32.79±2.14)周。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1周内行床旁VEEG检查及采集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静脉血2 ml,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WBC、hs-CRP及PCT水平差异。结果VEEG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为78.6%(22/28),特异度为82.1%(23/28),阳性预测值为81.5%(22/27),阴性预测值为79.3%(23/29),阳性似然比为4.4,阴性似然比为3.8,准确率为80.4%,Kappa值为0.607。生后第1天,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PCT水平脑损伤组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3天,脑损伤组的WBC、hs-CRP及PCT值均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7天,两组的WBC、P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脑损伤组的hs-CRP值更高(P<0.05)。结论VEEG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较可靠依据,生后第3天的WBC、hs-CRP及PCT水平同时升高时常提示早产儿有脑损伤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视频脑电图 白细胞总数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在女性生殖道炎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480例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年龄段为小于20岁、21-40岁、41-50岁、大于50岁所占比例分别为4.26%、14.75%、6.87%、5.17%,21-40岁年龄段的妇女发病率最高;清洁度等级越高,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越低。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在育龄妇女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在女性生殖道炎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女性生殖道炎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炎症性肠病给予CT小肠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和多层螺旋CT小肠增强造影检查,以小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患者金标准诊断结果阳性者49例,CT检查的准确度为87.50%,敏感度为95.92%,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结果(P<0.05)。结论经多层螺旋CT小肠增强造影技术对炎症性肠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敏感性较超声检查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炎症性肠病给予CT小肠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和多层螺旋CT小肠增强造影检查,以小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患者金标准诊断结果阳性者49例,CT检查的准确度为87.50%,敏感度为95.92%,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结果(P<0.05)。结论经多层螺旋CT小肠增强造影技术对炎症性肠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敏感性较超声检查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观察组,摘选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情况,以此探究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血常规 炎症性肠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接收炎症性肠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病例,其中轻度50例、中度50例、重度50例、缓解期50例,并择取同期前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士50例作为对照组,本院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血常规检验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准确性,并将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结果:经统计,血常规检验中诊出炎症性肠病患者共计198例,诊断准确性99.00%,其中轻度诊出50例、准确性100.00%,中度诊出49例、准确性98.00%,重度诊出49例、准确性98.00%,缓解期诊出50例、准确性100.00%。而轻度、中度、重度、缓解期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炎症性肠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查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疗的炎性肠病病人100名,做为研究组,同时期选取健康的体检的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运用数据信息统计的方法并对验证的结论进行对比,来判断炎性肠病里血常规化验的临床意义。结果:结果数据信息比较存有显著性,具备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检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引入血清炎症因子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发热患者入选于2023.4—2024.5,按照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划分组别,A组纳入细菌感染发热患者30例,未发生细菌感染的发热患者纳入B组,共计3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设置为C组,均接受血清炎症因子联合检测,比对组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A组的IL-6(27.06±2.36)ng/L、SAA水平(58.46±3.62)mg/L相比B组、C组要低,CRP(121.21±1.72)mg/L、PCT水平(1.04±0.33)μg/L均比B组、C组要高(P<0.05)。 A组的IL-6(90.00%)、SAA(86.67%)、CRP(90.00%)、PCT阳性检出率(93.33%)相比B组要高(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联合检测的应用可为临床鉴别与诊断发热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发热感染性疾病 血清炎症因子 诊断
  • 简介:摘要迷走神经在调节全身的炎症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内的炎症信号经由神经反射传递给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后者产生的信号通过巨噬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各种炎症疾病中发挥抑炎作用。但是炎症的解决不仅仅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的相互角力,更是一个生物合成的主动过程,其中包括各种促分解介质的合成以及它们的生理效用过程。此外,胆碱能炎症反射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回顾并总结了胆碱能炎症反射及其在炎症消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炎症 迷走神经 胆碱能炎症反射 炎症消退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
  • 简介:评价^99mTc-hIgG象法在炎症性肠病定位、疗效随访和预测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病人在正规治疗前、41例经治疗症状得“控制和16例随访过程中症状复发者分别作^99mTc-hIgG核素显象检查。结果:①54例炎症性肠病病人中,50例出现阳性改变,其中2例假阳性,2例因发现新的放射性异常浓集修正丁诊断,4例假阴性,总灵敏度925%,特异性902%,准确率为88.9%;②41例临床缓解病人中,同位素显象出现相应减轻者38例,总符合率92.6%:④16例症状复发者中核素有异常浓集者15例,与临床的符台率为91.6%。结论: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中,^99mTc-hIgG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辅助性方法,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在疗效随访和预测复发方面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诊断 随访 ^99MTC 临床应用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