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脑缺血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收治128例此类患者,均给予介入技术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再通116例(90.63%),不通12例(9.37%):术后出现观察处渗血23例,心率减慢10例,血压下降25例。经及时处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术的治疗和护理特点有足够的了解,预防和处理好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治疗缺血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血管疾病患者,将8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缺血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液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缺血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距明显(P<0.05),治疗前上述指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缺血血管疾病中,丹红注射液可改善神经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可行性较高。

  • 标签: 缺血性血管疾病 丹红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50例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并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到我院行健康检查的受检者50例,纳入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狭窄率34.00%、内中膜厚度增厚率94.0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2.0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14.00%、74.00%、50.0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疾病预后、风险评分提供有效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普及。

  • 标签: 颈部 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人体细胞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活性较高的分子就是自由基,而细胞内的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能力失去平衡的现象就是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在缺血脑血管疾病中是一个极为明显和突出的病理现象。由于自由基会导致人体细胞内所含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等元素受损从而逐渐走向细胞衰亡,因此抗氧化剂能够很好地控制细胞受损时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同时使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和各种功能增加。本文通过对缺血脑血管疾病的抗氧化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对其间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法,为今后的医学治疗中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缺铁性脑血管疾病 自由基 氧化应激 策略
  • 简介:近年来认为Fas/FasL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特别是心肌细胞损伤、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就Fas/FasL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血营疾病 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支架治疗缺血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分别对其实施介入支架治疗及常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病变血管血流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支架治疗缺血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 标签: 介入支架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诊断缺血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电脑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37例疑似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人37例作为对照组(体格检查包含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PI(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25例,检出率为67.5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检出率为75.67%;对照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3例,检出率为8.10%,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检出率为16.21%,在缺血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Vmean及PI指标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平均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以及健康体检人员50例参与本次研究,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两组研究对象检查结果、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硬化斑块种类与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扩大发生率分别为(19/50)38.0%、(41/50)82.0%、(46/50)92.0%,高于参照组体检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扩大发生率(4/50)8.0%、(2/50)4.0%、(8/50)16.0%。实验组患者PSV、EDV、VOLUME均小于参照组体检者,同时,实验组患者PI、RI高于参照组体检者。在50例实验组患者中,有41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斑块种类包括脂质斑块10例、钙化斑块9例、纤维型斑块11例、复合型斑块11例。斑块分布包括颈动脉开始位置、颈动脉主干、颈动脉窦。结论:在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可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技术,诊断价值比较高,可反映出患者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硬化斑块种类与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太原西山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将研究样本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50例),对比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方法,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复发率两个方面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综合评价。结果: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

  • 标签: 神经介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方案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为例,经抽签方法分成对比组43例,行静脉溶栓疗法;研究组43例,行神经介入疗法,比较分析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临床以神经介入疗法为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后,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是效果确切的医疗方案,可以广泛推行。

  • 标签: 神经功能 神经介入 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员后PBMC治疗糖尿病其下肢动脉缺血疾病治疗机制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疾病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糖尿病性的下肢动脉缺血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接受研究的两组人员都行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后自体PBMC移植治疗。并计数两组动员之前与之后PBMC数以及CD34+,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七天以及治疗之后四个月的临床疗效的评分(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结果其两组人员治疗之后的四个月其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的评分比质量之前更低,P小于0.05;观察组动员前PBMC治疗其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疾病其疗效显著。结论其动员后自体单个核细胞的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的缺血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目前,国内缺血脑卒中诊治及预防指南,对于抗凝剂在缺血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建议:(1)建议在急性缺血脑卒中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方面,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提及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等新型抗凝剂在急性缺血脑卒中的应用;(3)推荐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脑栓塞的预防。近年来研发出很多新型抗凝剂,我们拟对新型抗凝剂在缺血脑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凝药 卒中 因子Xa 维生素K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肠道血供情况,总结肠道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几种特异性缺血肠病,旨在提高对缺血肠病的认识。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脑卒中患者血压的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介绍缺血脑卒中中血压的调控,并重点探讨缺血卒中急性期的降压管理。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 血压调控
  • 简介:2002年全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逾1.6亿.而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Ⅰ级高血压水平的死亡病例中,致死性脑卒中占44%.1997年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人数约300余万,其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亦表明,我国再卒中比例高达30%,居世界之首.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5倍.因此,积极努力地将血压控制至目标血压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及脑卒中后的合理治疗,防止再卒中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后 缺血性 世界卫生组织 降压 患病人数 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