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大众意识的强调文艺知识分子的精英情结、为政治服务的要求文艺知识分子的艺术性追求、思想改造文艺知识分子的自由心性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对立。毛泽东和文艺知识分子常常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东西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正是造成毛泽东时代文艺领域悲剧的深层原因。

  • 标签: 毛泽东 文艺知识分子 大众 价值冲突
  • 简介:国家以因大规模天灾人祸造成的社会特殊状态为起点,构建着灾难的叙事。利用灾难的“将发生”的国家,构建出“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而利用灾难的“已发生”的国家,则构建出“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国家在构建灾难叙事的同时,实际也利用灾难不断构建巩固自身的秩序。因所处状态的不同,国家有着“日常秩序”“特殊秩序”。如果者的联结是直接的,都隶属于一个统一体制下,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强化将体现在制度的覆盖性渗透性上;如果者的联结必须以国家的出场为前提,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强化则体现为政府形象得以展示地位得以加强。作为采用“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典型的中国,为了在完善自身防灾抗灾行动的同时保留自身对每次灾难的诠释空间,需要借鉴“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建立“半覆盖性”的体制,并且将自身的灾难叙事发展得更为立体化与人性化。

  • 标签: 国家 灾难 秩序 被划一整合的灾难 被个别诠释的灾难 日常秩序
  • 简介:明代心学是批判程朱理学的产物。不但心学的建构是书院密切关联的,而且面对官方的禁学,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门人纷纷创建、修复书院以传播心学,使心学成为明代的显学。为解决书院研究、传播心学教授科举应试知识的矛盾,心学家主张将书院应试教育传播心学结合起来,二者互为表里,使书院在研究、传播心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书院 明代心学 理论建构 传播 科举应试
  • 简介:马克思后现代都致力于实现从实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和关系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但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历史自我意识则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相对主义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对话.后现代性语境下的马克思思想提醒我们反思当代西方思想的人类性价值以及当代精神的过渡性状况.作为马克思核心论阈的社会与社会化的人给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反省治疗价值.

  • 标签: 马克思思想 后现代性 历史意识 社会主体间性
  • 简介:“施蒂纳-尼采”问题包括个层面:一是二者的事实性关系,即尼采究竟有没有阅读过施蒂纳并接受其影响;二是思想性关系,即尼采和施蒂纳在虚无主义这个大背景下必然产生思想交汇和交锋。本文将对第一个问题做出综述,并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分析。结论乃是:在思想的客观性上,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必然包括对施蒂纳的克服。尼采不满足于施蒂纳取消人道主义之后所导致的价值真空,并以生命为基础建立起新的价值;但在施蒂纳的理论视野里,这些新价值乃是危险的。

  • 标签: “施蒂纳-尼采”问题 虚无主义 唯一者 超人
  • 简介:由二十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启动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了当代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先导,而随着第二次革命所带来的历史大转折,又促使思想解放运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这种群众革命实践发展理性思维飞跃的互动、撞击、蕴育、再生,成了响彻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地的时代最强音。而思想解放运动不仅是思想、理论观点,政治、经济、文化观点的拨乱反正,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世纪伟人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第二次革命的领袖,也是当代中国思维方式革命的导师。

  • 标签: 当代中国 思想解放 革命实践 邓小平 飞跃 拨乱反正
  • 简介:中国学界往往把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解读为启蒙已经、也必然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即转化为神话、迷信和野蛮。启蒙辩证法只有这一条不归路径。这种颇成问题的解读讲究操作和手段的当代中国操作主义思维相结合,促生和加重着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按照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法解读《启蒙辩证法》,对于正确理解《启蒙辩证法》、中和日趋严重的虚无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启蒙辩证法 解读 操作主义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
  • 简介:<正>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精神文明、清正廉洁,是国人共同的愿望。然而,廉洁的对立面是腐败。廉洁腐败是对立统一关系,廉洁兴起,腐败匿迹;腐败猖狂,廉洁消沉。之间,谁胜谁负,其诀窍就在于执政者的态度和方法。只有清正廉洁的社会,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当今在腐败屡禁不止、威胁着社会文明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之一的《反腐保廉社会发展》一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及时雨”,它不仅深入浅出、态度鲜明地对腐败的性质、特征、类型、根源、危害作了全面深

  • 标签: 反腐保廉 社会发展 精神文明 对立统一关系 社会进步 社会文明
  • 简介: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的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的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的本然,明白本来的生活到底如何。

  • 标签: 庄子 自然 状态
  • 简介:<正>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马克思的矛盾分析法,并据此对矛盾同一性问题谈点认识。马克思是分析矛盾的能手。细读他的著作会发现,里面有一种独特的矛盾分析法。其要旨是:根据事物或矛盾的二重性和面性,遵循矛盾自身的辩证运动,把它分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发展的逻辑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分别分为个阶段或过程。历史过程的个阶段,可分别称之为“差异和生成阶段”“分离和对立阶段”;逻辑过程的个过程,可分别称之为“正题”(肯定)形态的变化过程”“反题(否定)形态的变化过程”①,或称为“矛盾运动的正面过程”“矛盾运动的背面过程”。

  • 标签: 马克思 历史过程 矛盾分析法 普遍性 矛盾同一性 要旨
  • 简介: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热点难点。近三十年来,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形成了党史、文化学等不同研究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梳理这些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范式及其成果,展现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推进研究的建议:一是明确界定和区分研究视角,二是进一步转换研究范式,拓展理论创新的资源,三是重视“政治学术”问题,突破二元思维模式,四是重视知识分子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阶级属性 文化 现代化
  • 简介:纵观《家礼》真伪学术争论史,伪本论最关键人物是王懋竑、最焦点的文献是《家礼考》;真本论者惟有翻越王氏及其《家礼考》,才可能确立"《家礼》乃朱子书"之言。本文在邱濬、夏炘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反驳王氏观点,并提出一些新证,如手书《家礼序》笔迹对照、《家礼》核心内容并不悖逆《仪礼》主旨、无"深衣之续袵钩边""丧服辟领""妇人不杖"等常识错误等。这些新证将指向"《家礼》乃朱熹早年草创之作"。

  • 标签: 朱熹 家礼 真伪考 王懋竑 夏炘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提出一条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路径。我将重点描述,在共产党统治下,“知识分子”这个社会范畴是如何具体化的。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被一般化、普遍化,各种各样的人群被纳入这一范畴,并在此范畴内确立了多元主体的立场(multiplesubjectpositions)。这一具体化过程持续到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对中央政策、地方组织和个体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国家一知识分子”关系以及所谓“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历。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思想改造 具体化
  • 简介:1956年下半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和匈牙利接连发生动乱,其中匈牙利事件对国际局势的震动尤为强烈。因为苏联对匈牙利的军事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反苏浪潮。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不仅没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声援苏联,反而发表普拉演说,对苏联进行了批评。铁托的演说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论战。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我国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妥善应对了这一论战,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 标签: 毛泽东 匈牙利事件 苏联 南斯拉夫 意识形态
  • 简介:<正>对因果关系函数关系的关系问题,哲学界持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因果关系不能用函数关系来表达,者毫无联系;另一种认为因果关系就是函数关系,者完全是一回事。我认为这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它们之所以不正确,就是因为没有注意把握因果关系和函数关系的联系和区别。函数关系的概念,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反映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个数可以处于如下的联系之中:假如X这个数具有不同的值,而y这个数按照一定规则随之改变自己的值,那末这个数就处于函数关系中,y是x的函数,其公式为y=f(x)。一个数为因变数,另一个数为自变数。通过函数关系的形式,可以表明各种极不相同的联系,包括一些外部的、不重要的、甚至随意

  • 标签: 函数关系 因果关系 关系问题 客观存在 共变法 因果联系
  • 简介:<正>现代信息利学证明,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反映,是借助于信息作为中介完成的,信息是人类社会、生物等不同领域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过去人们研究认识,只讲精神物质的相互关系,而没有探究物质精神、意识之间,有无中介环节。现在看来信息就是这个中介环节,是联系实践认识,物质精神,主观客观之间的媒介。外部世界对于人的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反映成为人的感觉,人接触的事物现象可以类比为信息源,感觉起着检验信息的作用。感官是人类感受信息的器官,它产生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传输系统,即通信系统,大脑则起信息加工

  • 标签: 信息论 外部世界 信息传输系统 相互关系 现代信息科学 信息加工
  • 简介:伍德重申他先前论文的观点——“对马克思来说,经济交易或社会制度中的正义与否依赖于其既定的生产方式的关系”,认为胡萨米将“正义不仅受生产方式所决定且受阶级立场所决定”的观点归于马克思是一种误解,认为马克思是从一种资本主义之后的正义标准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更是对马克思文本的误读。在他看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基于对社会生产分析的总体批判,其批判是基于自由、共同体和自我实现等非道德的善的批判,而不是基于权利或正义的道德的善的批判。

  • 标签: 马克思 权利 正义 胡萨米
  • 简介:南宋时期,胡安国、胡宏、张栻等理学家在湖南创办书院,传道授学,形成湖湘学派.自'朱张会讲'后,朱学、永嘉等学派的大师相继到湖南各地书院探访和讲学,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争鸣,使湖南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凭藉之所,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南宋 湖南书院 理学 传播
  • 简介:通常认为,形而上学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形而上学何以内蕴着辩证的本性,并构成了西方哲学的灵魂,以至整个西方哲学都在同形而上学缠绕在一起?该文认为,正是形而上学内在的辩证性推动着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的不断超越的历程。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规定并形成西方哲学和文化的传统。形而上学的自我超越性,一方面说明了西方理性文化传统的超越性,另一方面说明了形而上学内在着“自律”意识。形而上学的内在辩证性根植于西方民族的文化现实和文化实践活动之中。

  • 标签: 形而上学 辩证性 现实性 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