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NS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NS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发现PT、APTT治疗前比治疗后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TT、PLT、FDP治疗前比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对指导治疗和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及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变化,以确定肿瘤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在放化疗过程中受抑制情况及化疗后的早期恢复指标。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IRF)进行动态检测。结果IRF于化疗后第5天出现明显下降,而WBC和NEU从化疗后第9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Ret从化疗后第19天出现回升,而IRF从化疗后13天开始回升,与化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可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的早期较敏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为儿童混合散光随年龄增加的屈光改变情况,探讨近视加深、远视减轻和散光的改变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63例混合散光儿童的屈光状态定期散瞳验光、配镜、弱视治疗,对比不同时间检查结果并记录,连续观察三年以上,平均3.94年。结果本组63例121眼中有106眼的近视度数增加,占87.6%;48眼变为复性近视散光,有9眼变为单纯性近视散光,有64眼仍是混合性散光;有62眼散光度数不变,占51.12%;有32眼散光度数增加,占27.27%;有26眼散光度数下降,占21.49%;有90眼散光轴不变,占74.38%。第一次验光后诊断有弱视102眼,占84.30%,经戴镜、弱视训练等治疗3年后,102只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弱视治愈率达100%。结论儿童混合散光应定期验光复查,至少每半年散瞳验光一次,定期了解屈光状态,及时更换合适眼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献血后不同时段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状况,获得献血者的最适频次和限量的信息。方法从我中心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献血的人员中抽取120名纳入到讨论中,其血液检验、体格检查、年龄等均满足我国目前法规要求,献血前后24h、7d、1个月、3个月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TP、PLT、HCT、HGB、RBC、WBC等指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献血400ml后,人体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指数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P<0.05);献血后24h至1个月时,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存在轻度降低,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t检验,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白细胞指数在献血400ml后均不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生理范围。结论经分析后得知,献血后3个月恢复阶段属于安全性,全血献血400ml,且间隔三个月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硬化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了解其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方法采用贝克曼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5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和5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小板参数对救济性肝硬化损伤程度,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屈光发育的规律,为Suresight屈光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从6个月至36个月定期进行Suresight屈光监测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8个月以后下降较慢,18个月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6个月远视程度的加重,36个月出现远视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6个月散光程度的加重(P<0.05),36个月出现散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动态屈光监测,如果Suresight筛查仪提示高度屈光异常,而18个月仍未得到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早期诊断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embryonicarrest,简称胚停)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胚停孕妇和40例健康孕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两组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查,统计两组孕妇妊娠2周、4周、6周CD3、CD4、CD8、CD4/CD8结果,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妊娠6周以内,CD3和CD4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周时,CD8和CD4/CD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周和6周时,研究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胚停孕妇妊娠约6周以内CD3、CD4基本无明显变化,但CD8数量增加,CD4/CD8升高,可能与胚停发病有一定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进高原体能变化与急性高原反应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四川、陕西、山东籍的90名男性青年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平原与急进高原后所有青年的折返跑速度、基础代谢、体重、血乳酸浓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受试青年急进高原第4天后,基础代谢、体脂率增加,明显高于平原地区。急进高原当天运动后,血乳酸的浓度增加。待时间延长1~4周后,血乳酸的水平就会下降,与平原接近,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进高原反应预测中,可以将平原时无氧耐力作为重要的指标,能够发挥较大的预测价值。同时,加强无氧耐力训练后,能够起到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出生24h内监测肺动脉压,根据肺动脉压高低分四组每组10例(重度,中度,轻度,正常),检测每组血清LDH,CK。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肺动脉压重度,中度,轻度,正常组分别为血清LDH(U/L)1885±95,726±78,452±65,210±45;血清CK(U/L)3785±96,1258±76,752±67,256±65。方差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新生儿肺动脉压的高低与血清LDH,CK存在一定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ctivator肌激动器治疗安Ⅱ2错合的疗效。方法对11例替牙期安Ⅱ2错合患者,以activator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拍摄x线头侧定位片,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SNB、U1-SN、U6-PP距及L6-MP距明显增加(P<0.05),ANB、U1-L1和OB则分别减小2.07o、3.94o和1.61m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H-MP角较治疗前增加1.95o(P<0.05),SN-MP角和Y轴角的变化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大的趋势。结论应用Ac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Ⅱ2错合,能前移下颌并诱导后牙萌出,在改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同时,还能使下颌向后下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从而达到纠正深覆合、改善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和恢复正常面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