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中,有5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通过对孕妇的追踪、调查、分析及收集临床资料,给予护理指导,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结果5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未发生肝昏迷、DIC等并发症,孕产妇和婴儿平安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做好护理指导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积极进行保肝治疗,避免服用损肝的药物,注意预防感染等,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多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政策。方法通过统计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103例患者,分析并探讨其中例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39%(21例),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有呼吸道,其次是胃肠道、皮肤及尿路等。感染种类主要为细菌,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真菌占11株(52.38%),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占7株(33.33%),革兰氏阳氏菌感染占3株(14.29%)。结论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应当做好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细菌和真菌感染,是预防和治疗经放射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患有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对于该类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其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对全国多名医护人员调查数据的认真整理,总结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容易出现的护患关系、知情同意权问题、治疗时患者疼痛护理问题、患者产生自杀倾向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调查得知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护患关系的不融洽、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问题、病情治疗效果不满意和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自杀倾向。结论解决办法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身体与精神上的护理,针对病人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予病人恰当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对自己病患的担忧,使其能更好的得到救治,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报道6例肿瘤患者继发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析其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AML潜伏期分别为16年、4年、4年,其中2例随访48及10个月均处于缓解状态,另1例随访2个月死亡;1例MAL潜伏期为4年,随访18个月死亡;1例MDS潜伏期为2年,随访7个月死亡;1例ALL(ph阳性)潜伏期9年,随访15个月处于缓解状态。结论肿瘤患者采用烷化剂、蒽环类、紫杉醇类药物化疗以及放疗可导致发生s-AML/s-MDS。部分药物累积剂量超过标准剂量时风险进一步提高。s-AML/s-MDS临床特点与原发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似,预后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心理状态和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过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研究发现,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焦虑程度也相对越高。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对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50例,采取其他方式治疗的患者50例,并将鼻腔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方式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7%,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1。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恶性肿瘤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抽取其中40例患者使用传统方法护理,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低,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高。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落实到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在行动上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研究发现该病已成为当今中老年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形成、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DR引起管腔狭窄和血液改变,以及促进DR后期发生视网膜缺氧、缺血和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作为与DR联系最为紧密的细胞因子,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VEGF的表达受到胰岛素水平、甘糖酯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影响DR中VEGF表达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综述,旨在为DR的相关药物治疗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8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在2014年09月—2017年09月间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为恶性组(n=3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者,为良性组(n=34)。对比两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不规则、子宫体积过大、宫腔存在积液、内膜回声较强等超声特征较为明显(P<0.05),彩超结果提示恶性组EDV、PSV值较良性组更高,RI值较良性组更低(P<0.05)。结论通过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可对其良恶性予以有效鉴别,详细探查其肿瘤内血流情况,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