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选取来自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8,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0.179(P〈0.01)。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结论]建立的新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新入职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的遴选和规范化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正念减压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53例护士参与此次研究,均为本院新入职护士。在护士入职后由本院护士心理减压站负责对其实施正念减压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入组新护士实施心理弹性与职业压力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正念减压干预,与干预前比较入组护士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坚韧、乐观、力量、总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经正念减压干预,与干预前比较入组护士的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正念减压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其职业压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应用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对新入职护士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5年开始实行多模式导师制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制度,采用回顾研究法,选取采用传统培训模式15人为对照组与采用多模式导师制培训15人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与理论考试成绩、调查职业认同感、以及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民主满意度测评等综合成绩。结果经过多模式导师制培养的护士在考试成绩、职业认同感、民主满意度测评、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方面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可避免经验式带教,让新护士有归属感、安全感、能提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真实了解儿科新入职护士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适用于儿科专科护理的入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理论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对新入职儿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新入职儿科护士需求排列前十的理论知识分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抢救配合、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抢救药物相关知识、临床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各系统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新收治病人、转科、出院及死亡病人的工作程序、创伤抢救相关知识、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知识、交接班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学历间护士对理论知识需求程度无显著差别(F=0.014,P=0.986)。结论:新入职儿科护士对抢救与应急方面的理论知识需求度较高,建议在构建儿科专科护理的入职培训时强化这部分理论知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实施系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1~2021.1期间新入职的20名护士纳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培训,将我院2021.2~2022.2期间新入职的20名护士纳为研究组,给予其系统规范化培训,观察两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成绩: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系统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培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士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成绩,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在新入职护士的培训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新入职的20名护士为对照组,该组护士未接受正式规范化培训,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新入职的20名护士为研究组,该组护士接受正式规范化培训,观察两组结业时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并分析数据。结果: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实施系统规范化培训具有显著效果,该培训在提升护士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夜跟班制的应用研究。方法:按照回顾性分析法,从2021年3月-2021年9月收入的新入职护士中随机抽取45例作为对照组,从2021年2月-2022年4月收入的新入职护士中随机抽出3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培训结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的良优率更高且能力考核评价结果更好,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入职护士接受护士规范化培训夜跟班制效果好,护理人员的良优率高,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对新入职临床护士倾听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3—9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6名新入职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分成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护士按照我院常规的规范化培训系统进行培训,而观察组采用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法。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比较两组新入职临床护士的倾听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为97.41%。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的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的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可提升新入职临床护士的倾听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客观性结构式临床技能考核(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134例展开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考核模式)和观察组(OSCE考核模式)各67例。通过开展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实训课程培训,分析护士的中医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高分区间、低分区间考核成绩分布存在差异,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在90~100分构成比对照组高,考核成绩在60~69分、<60分构成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考核成绩在80~89分、70~79分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中医临床综合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能力考核中实施OSCE考核模式能对护士各方面能力做出真实评价,且护士对这一考核模式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工作之中的应用及其具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入职的18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另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新入职的20名护士设为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岗前培训模式,试验组护士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成绩以及岗前培训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本次实验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护士在考核成绩以及岗前培训满意度数据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化培训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之中,能够有效巩固护士的理论知识,强化护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士对于岗前培训的满意度,促进岗前培训效果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潜力。
简介: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中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及轮转的方法与成效,为提升中医院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力,为临床提供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制定《三级中医院新入职护士系统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2016年95名本科毕业的新入职护士进行岗前培训3周和专科轮训24个月。培训3周后进行理论测试及中医、西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价轮转1年后及2年后临床实践综合能力。结果95名新入职护士培训3周后理论成绩平均得分(88.63±4.74)分,西医操作成绩平均得分(95.57±0.75)分,中医操作成绩(93.18±1.63)分。轮转1年后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得分(84.05±4.96)分,2年后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得分(90.62±2.38)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轮训阶段,95名新护士均无患者投诉及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结论通过培训和轮转,新入职护士快速完成护士角色转变,夯实中医护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护理实践综合能力,确保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