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肝硬化患者40例纳入分析组,另外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参照组,均采取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并对比肝硬化出血及未出血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结果。结果:分析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对比未出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为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指标,可对于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20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63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37例),并进一步将冠心病组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三个亚组进行胱抑素C、MPV/PLT的比较。结果:胱抑素C在冠心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其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MPV/PLT在两组间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胱抑素C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科收治的10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采取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分别展开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8.11%)比对照组(86.79%)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小板,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院进行体检且检查结果健康的50例对象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血小板,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结果: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方法检测(P<0.05); 观察组hs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RDW、PLT、MP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依据其水平高低评估病程变化情况,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疗效的评估均有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高频次单采血小板对捐献者血液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献血中心跟访的长期高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共有40例,对不同献血者在5年内100次献血过程中的血液学参数予以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参数变化。结果:献血者的RBC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WBC、Hb、Hct、Plt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出现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会影响献血者的部分血液学参数,造成部分血液参数发生变化,针对长期高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需要加强血液各项指标的参数分析,并合理控制采血量以及采血频次,以保证血小板捐献者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5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人士,两组人员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检验时间2024年1月~2024年5月。以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人士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数据;并依照出血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出血组、未出血组,比较两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PDW、PLT水平较对照组高,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长,PC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出血组患者PDW、PLT较未出血组高,凝血酶原时间较未出血组长,PCT水平较未出血组低(P<0.05)。结论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诊出病变,还可评估患者出血状况,利于其后续治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本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合计30例作为实验组,将实验组中患者再分为出血组(n=15)以及不出血组(n=15),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小板指标检验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较高,凝血酶原时间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血小板压积水平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血小板计数较低、血小板压积较小,血小板分布宽度较高,平均血小板体积较高,凝血酶原时间较高,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检验对肝硬化患者而言,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出血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试验实证了解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的手术应激反应与血小板管理效果。方法:依据双盲试验分组原则对封闭的试验范围内收录的样本容量最大值为80的样本进行均匀分配,分配后的组别为试验序列(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空白序列(实施常规护理),且两序列最大容量均为40,用于测度两序列护理效用的实证依据包括两序列生理应激指标水平与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结果:较空白序列,试验序列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更低(P<0.05),且该序列患者血小板水平更高(P<0.05)。结论:确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生理应激指标水平与血小板水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即在该类患者如围术期护理中适当融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从而为患者加速术后康复进度创造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方式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5月~2024年5月时间段接受本院治疗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参照组(玻璃酸钠注射)30例,实验组(富血小板血浆注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以及WOMAC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比参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显著比参照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低(P<0.05)。结论:对于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发展,有助于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6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比较同期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分析两组血小板数量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感染控制有显著相关性,加强血小板监测有助于了解感染是否及时有效控制。
简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 DB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多器官损伤为临床特点的新发突发传染病。DBV导致的免疫系统紊乱是SFT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单核/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员,是DBV感染的靶细胞,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在DBV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DBV感染人体后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特点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动静脉血栓的初步临床情况。方法:研究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某大型医疗机构进行,共纳入了200例接受血管超声的ITP患者。根据随访期间内发生血栓与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接受血管超声后实施了特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血管超声检查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动脉硬化检测[1]。结果:观察组在血栓发生次数、预后结果评分、血小板计数变化、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评分、ITP治疗反应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SF-36量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以及其他与ITP或血栓相关的重大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上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2]超声技术及其后续的特定干预措施在ITP合并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次数和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在接受临床检验过程中,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指标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2.12-2023.12期间收治到院接受肝硬化诊断、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同时筛选同时间段肝功能正常的人群100例,将其纳入普通组。为两组患者分别行外周血PT、APTT、TT、PLT、MPV检测,比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普遍低于普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则相对较高。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TT)也有所延长,表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损更为严重。结论 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反映了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生成和破坏的异常。而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则提示了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机制障碍,容易发生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对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以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对应激反应、血小板的影响。方法:研究节点为2023. 9-2024.9,样本均为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数量计58例,基于双色球拟定两组,即参照组、观察组,各29例,前者施常规护理,后者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对效果。结果:手术应激反应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值均偏低P<0.05。血小板计数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12h、术后24h观察组值值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辅助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工作有一定效果,可减轻其应激反应,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与血液检验结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的种类分成A组与B组,A组为急性型38例,B组为慢性型38例。全体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与临床特点。结果A组患者出现面色煞白的比率较B组要低,发生皮肤黏膜出血的现象较B组要高(P<0.05)。比对两组脾脏出现肿胀及其他症状,没有可比性(P>0.05)。同B组比较,A组的血小板相关抗体G、血小板计数都更低,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类型不同,其临床特点与血液检验结果都有较大差异,这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