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对冠心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入院,同期为患者先后开展颈动脉超声以及心脏左室舒张功能测定,此外为患者增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颈动脉超声与心脏左室舒张功能测定检查的结果。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分别为78.33%、91.55%、59.18%、40.82%以及8.45%;心脏左室舒张功能测定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67%、93.85%、56.36%,其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43.64%与6.15%,两种检查方式的各数据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对冠心病的早期预测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且疾病预测的价值较高,值得今后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1-2015.12住院T2DM患者98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A组)45例,病变组(B组)53例。所有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低血糖时间比,检测血脂、HbA1C,监测血压。结果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TC、HDL-c、TG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最大幅度、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在防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时,除积极降压、调脂外,还应平稳降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无明显心脑血管体检患者60例,对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管腔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48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43例,50~70%12例,>70%5例。对照组60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20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54例,50~70%4例,>70%2例。脑梗死组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颈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即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颈动脉狭窄。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与无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将418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有症状组272例和无症状组146例,另随机选择100例脑血管造影检查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35,95%CI:1.816—8.215,P=0.019)、冠心病(OR=4.831,95%CI=2.471—12.908,P=0.007)、高血压(OR=2.375,95%CI=1.178-6.629,P=0.022)、糖尿病(OR=1.723,95%CI=1.117~2.930,P=0.04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966,95%CI=1.218~3.626,P=0.030)均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烟(47.8%vs36.3%,P=0.024)、冠心病(47.1%vs29.5%,P=0.000)、糖尿病(24.3%vs12.3%,P=0.004)、溃疡性斑块(19.5%vs10.3%,P=0.015)及对侧颈动脉狭窄(29.8%vs20.5%,P=0.042)5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比较,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更多合并吸烟、冠心病、糖尿病,影像学检查更多表现为颈动脉溃疡性斑块和双侧颈动脉狭窄。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的探讨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观察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的观察组敏感度为98.68%、特异度为6.21%、阳性预测值为98.17%,阴性预测值为99.89%,与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对照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脂控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颈动脉狭窄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经护理后对血脂控制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经一年的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血脂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脂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效的控制了患者血脂的水平,提高了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指标、血脂水平变化,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对照组除CRP外,与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经比较,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9.3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缩小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降低血脂水平,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脑血栓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结果组间颈动脉斑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一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更利于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79.63%比较,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的提高(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均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颈动脉斑块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1.摘要随着血管内支架技术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但对于有些动脉瘤,如宽颈、大型、及复杂性动脉瘤来说,仍然是一种挑战;包括支架输送困难及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是主要问题。LVIS支架是一种新型自彭式支架,由复合式单根金属丝编织闭环设计,直径2.5~5.5mm不等,网眼直径为1mm,金属覆盖率可达到23%,既具有闭环支架的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还有开环支架的贴壁良好与最小椭圆化的特点,为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的帮助,现本文对LVIS支架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青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原发性高血压(EH)及OSAHS合并EH患者血清salusins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arteryimima-mediathickness,CIMT)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治疗中术前和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50例在我院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前行超声和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术前和术后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颈动脉狭窄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狭窄处峰值流速比值(PSVICA/PSVCCA)的水平。结果超声和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动脉狭窄处内径大于术前,EDV、PSV、PSVICA/PSVCCA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术前和术后的评估提供指导,并且可预防脑卒中发生,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