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CNK12000-2016年所收录的体操运动研究的2947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体操运动研究现状、主题分布以及主题变迁和发展趋势,结论如下:(1)体操运动研究成果2008年以前发文量呈现波浪式上升,随后发文量出现下降的趋势;(2)我国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的力量主要存在于传统的体育学院和师范类大学中;(3)体操运动研究的热点依次为健美操、竞技健美操、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并以这些项目为中心进行关于竞技体育、体育教育教学、群众体育三大类主题进行研究;竞技类热点集中在竞技体育,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女子体操,运动员等方面,教学类热点则集中在健美操教学,体操教学,大学生以及体育教育方面.自2008年起,研究主题由以竞技体育为主逐步过渡到到体操运动相关的体育教育教学方面;(4)体操运动研究者之间缺乏紧密有效合作,合作对象以本机构为主;机构之间缺乏密切合作,形成了几个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研究团体;跨学科研究比较欠缺,学科基础集中于训练学和教育学.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当今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中后腰技战术的运用和规律,分析双后腰打法的技战术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在后腰技战术引用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主要以南非联合会杯四强球队的后腰队员技战术打法特点为研究对象。结论:1)进攻型后腰技术特点:在中场控球时间明显多于在前、后场,作为球队进攻的策划者其主要责任在于梳理球队中场,明确进攻方向;必须具备准确的传球率、较强的耐力素质;跑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场,而攻击力强的队伍,其位置偏向于中前场;跑位意识、补射意识以及大范围转移意识至关重要。2)防守型后腰技术特点:有效的抢断、铲球、破坏球、良好的耐力素质是防守型后腰最应具备的要素;应具有突出的补位、协防意识。
简介:在民族传统体育复兴的背景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湛江傩舞文化的起源、面具、表演、音乐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表明湛江傩舞文化的存在和中原傩舞密不可分,源出中原;面具大都以整块樟木雕刻成,经久耐用、永不变形,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表演主要目的是祭神驱鬼、避邪驱灾,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和观赏性;音乐器皿主要有陶鼓、月鼓、高边锣、铜胆、锣、鼓、号角等,表现出中原音乐与湛江音乐相结合的特色。提出了湛江傩舞文化的现代发展:通过挖掘与保护,傩舞的功能由娱神向娱人和健身强体转变,同时应与当地民间文化相结合走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道路,应走出广东面向世界,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提供有效的例证.
简介:足球比赛中人墙是特有的防守手段,全面了解人墙排列和跳起移动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提高任意球防守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录像统计等方法,对南非世界杯和2010—2011欧洲冠军杯共118场比赛中前场任意球防守人墙排列的形式和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测量法对人墙跳起移动的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墙排列的人数在2—6人之间,排列人墙的人数与罚球地点与球门的距离和射门角度有关,距离越近,角度越大排列的人数越多;防守人墙采用起跳防守的次数多于原地不动防守;人墙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山”字形人墙组合最多;人墙跳起的高度与罚球距离的关系图呈“钟”形。
简介:探讨武术现代化发展,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不能回避的问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遵循“解构——建构”这一武术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近10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梳理.首先对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提出武术教育由师徒传承向学校教育转型后的今天,武术教育的文化个性湮没在体育共性之中,武术教育的竞技化模式弱化了武术的教育功能,中小学武术教育与民办武术教育发展错位.在对现有武术教育体系进行解构之后,分析了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探讨了以人为本、回归传统、多元和谐的武术教育新理念,进而从武术教学评价变革、武术教学内容改革、武术教学方法探索、武术师资培养模式创新4个方面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武术教育体系进行了建构.
简介:当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购买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以及体彩公益金等政府性基金。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政府购买服务中,在项目规划、财政保障范围与支出结构、资金预算、资金支付等环节上存在问题。财政保障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不仅会对体育社会力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更涉及能否满足公众诉求,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结合我国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目标,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财政保障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明确财政资金的保障范围与支出结构;(2)规范预算编制;(3)优化财政支付制度;(4)合理处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