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者多以王冕善画,其实王冕诗、书、画、印皆苦心经营,尤以书法最工。王冕提倡复古,追溯晋唐。他认为书法是绘画的基础,主张以书入画,画法即书法,这在元代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大胆的艺术创新。王冕通过不懈地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不但开启了传统文人篆刻艺术的大门,更将诗、书、画、印熔于一炉,浑然天成,这样完美的艺术结合至此达到了新的阶段。

  • 标签: 右军风致 王冕 书法艺术
  • 简介:高仿真硅像作品自问世以来,无论国内、国外主流学界,对蜡像是否是艺术的评判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分别从硅像是技术还是艺术;硅像是写实主义雕塑还是超写实主义雕塑:关于硅像的艺术评判;硅像艺术的文物观,这四点展开论述,说明了硅像作品唯有具备了审美价值才拥有其艺术的品质。硅像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方法秉持的则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而不是超现实主义。硅像艺术创作最高的评判标准应是真实,即形象真实、历史真实、细节真实。硅像艺术作品如果同时具备历史信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的条件时,就有资格作为文物被博物馆收藏并陈列。

  • 标签: 硅像雕塑 写实主义 超写实主义 真实
  • 简介:本文所述的“禅”,不单单是宗教意义上的“禅”,而是从文化涵养、道德品性、艺术境界范畴去剖析、展示的大禅宗思想。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开创者,是在美术、文学、音乐等领域有较高造诣的杰出艺术家。

  • 标签: 丰子恺漫画 禅宗思想 意境 宗教意义 文化涵养 道德品性
  • 简介:对于传统绘画而言,艺术材料只是一个载体,但在当代绘画中,材料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形式,演变成绘画的视觉主体,成为一种可以嫁接、转化、演绎的文化符号形式。在材料艺术中,肌理是基本语言之一,是艺术家必须关注的最基础的问题,也是绘画语言的终极问题。而所谓"肌理"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就是物质表面的花纹。在材料艺术领域里,对肌理

  • 标签: 材料艺术 肌理审美 艺术肌理
  • 简介:《无梦到徽州》瓷板画以景德镇特有的手工制作瓷板为载体,以釉上新彩的彩绘技术结合中国传统绘画手法来表现,又吸收现代构成的特点来构图画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徽州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事迹。作品气势宏大,场景壮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开自古未有之风貌,堪称中国陶瓷艺术上的一块丰碑!

  • 标签: 景德镇陶瓷 世界遗产 徽文化 瓷板画
  • 简介:通过各种文献论述书法中的“势”。

  • 标签: 审美 “势”
  • 简介:2013年9月,著名传统文化学者,黑龙江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克炎先生的著作《历代书法咏》(修订版)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历代书法咏》第一版由辽宁美术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名《书法咏》。该书收录我国自唐朝以来咏书法.书法诗二百余首。之后,杨克炎先生“爬罗剔抉”,多方搜集,又增补一百五十余首咏书法诗。

  • 标签: 书法家 历代 中国青年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简介 学术委员会
  • 简介:目前小学开设写字课而不叫书法课是有道理的。写字属于语文的范畴,书法属于艺术的范畴。从功用上说,写字是为了实用,它是交际的一种工具,书法是为了欣赏,它是抒情的一种手段。从学习方法上说,写字注重求同性,它的间架结构和点画要稳定规范;书法注重求异性,它的间架结构和点画要多变具有个性化,要注入个人的情感,写字多临摹,书法多创造;写字强调客观,必须这样写,合符规范;书法强调主观,认为应当这样写,才能抒发灵性。因此,写字偏于“再现”,而书法偏于“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而

  • 标签: 书法艺术 间架结构 低年级儿童 写字课 学习方法 散论
  • 简介: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任何艺术的产生必然带有时代特色。综观当代绘画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及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已成为广大艺术家的共识,传统的表现形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当代绘画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 标签: 表现语言 绘画 艺术家 自我个性 艺术真谛
  • 简介:徐枋(1622-1694),明朝南直常州人(今属江苏苏州)。字昭法、号俟斋、涧叟等,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诗文出入韩柳两家,为时所称诵。画擅山水,宗巨然,书善行草,法孙过庭及十七帖,俱为世所尊崇。其门人潘耒曾言:“徐俟斋先生文章书画妙天下,时人以重币购之,不肯落一笔。”

  • 标签: 徐枋 思想论 画学 明末清初 书法家 孙过庭
  • 简介:“科学”和“艺术”的概念是由西方传入的.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我们对掷舯划分更加清晰,也使科学与艺术二者的关系与西方产生了偏差。作者通过对“科学”与“艺术“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当今中国“科学”与“艺术”二者的地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三个问题的梳理,提出我们应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纳入“自然”的背景,重新考虑科学与艺术二者间的关系。

  • 标签: 人类学 科学 艺术
  • 简介:本文从古代书论中以'象'书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解读,并对以'象'书的内容、书论中常见的'象'、以'象'书的局限性等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今的书法美学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书论 比喻 技法 局限 意法
  • 简介:读赵之谦的《学丛札——致胡培系尺牍》,给人以触目惊心之感。俗话说“人心不古”,又说“时过境迁”,但事实是古今人同此心,所以时虽过而境未迁。丛札中对当时学界的不正之风的针砭,似乎便是针对今天的情况而发。

  • 标签: 《论学丛札》 札记 不正之风 赵之谦
  • 简介: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部初具理论体系的山水画论,其中不少论述已上升到美学层面.(一)'以林泉之心临之'的'真山水'观,超越了'以玄对山水'传统观念,真实地面向自然进行审美观照,使山水画有了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二)在以高、深、平'三远'拓开空间艺术审美视野的同时,强调注重四季、朝暮景色的变化及其观、画山水者的心情变化,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向空间艺术注入时间意识,使中国的山水画也成为富有诗性的时空结合的艺术.(三)画家以'注精以一之',的'神而明之',不但以自然的眼光而且以合乎地理科学的眼光把握不同地域山水的'体质',不同的'神气','兼收并览',取之'精粹',将山水画推向中国造型艺术的高峰.

  • 标签: 《林泉高致》 美学品位 山水画论 艺术审美 意境 艺术形式
  • 简介:在学书的聪明人中,董其昌是一个名利双收之人.虽然其书艺被皇帝等所喜好,但其书法艺术的附加内容太多,淹没了大家对其书法的真正评价.董氏及其"华亭书派"的历史意义并非如他的学生们所吹捧的那样高.对于初学者,更有几点值得提醒.一、董其昌的"清通"书法风格只代表中国书法的某个方面,不能成为主流风格.我在两年前所著《大学行书教程》中将董氏列为最末的"清通"一路风格,以平淡、轻灵、流畅为特点,但与雄浑、苍劲、奇崛、古朴等相比,显得很为边缘.中国艺术的主体艺术精神应该是如韩玉涛先生在《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中所言,是"沉郁"、"雄爽"、"激昂"的,就是充满阳刚之气的.王羲之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张旭的"气成乎技",怀素的"引篆入草",米芾的"沉着痛快",祝允明的"风骨烂漫",徐渭的"雄奇宕逸",王铎的"猛厉狰狞",傅山的"深情郁勃"等,都代表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写意精神,是主体,是主流,是充满创造精神的艺术.

  • 标签: 董其昌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书法 书法风格 主体 中国美学
  • 简介:在中国画史论中,明代以前,未见"画派"一词,但实际上已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诸多画派。明清两代,地方画派林立,"画派"一词最早见于董其昌文集。从理论上系统地、较为完整地阐述中国画派形成、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当推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泰斗俞剑华先生;他提出,一个画派的开派人物、传承人物及艺术风格应当是相近的;这成为中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薛锋、薛永年、陈传席、单国强等人界定中国画派标准的共识。薛永年先生首次总结出中国画史中画派的两种含义:"一是‘历时性的画家传派’,一是‘共时性的地方画派’"。前者多指唐、五代、宋元画家传派,如以美学观相异而形成的文人画派(南宗画派)和院体画派(北宗画派)以及以地理、气候、自然环境对绘画创作影响形成风格相异的北方山水画派和南方山水画派。这类画派是跨时代的,是画史上最大的画派,多强调以其共性、总体风格特征相区别。后者多指出现在某一朝代、某一时段、某一地区土生土长的开派大师、艺术大家和其传派者形成的画派,相对之下属于小画派。小画派既有文人画或院体画的共性和总体风格特征,又有其地方画派的地方风格。如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新安画派,都是属于文人画派大系,又各自和其他地方风格相区别,他们多描写南方山水,又有着南方山水画派大系共性总体风格;浙派画家既有院体画派大系共性总体风格,又受到北方山水画派大系的影响。在画派出现的同时,还有不称为画派的"并称画坛的名家",如"六朝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元四大家"、"清初四高僧",还有以地方命名的画家群体,如"吴门四家"、"新安四家"、"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等。这些名家之所以不称为画派,因其个人风格各异,多为大师、大家,艺术成�

  • 标签: 画派观 历时性 共时性 兼称画坛名家 风格 扬州八怪
  • 简介:谢赫的“六法”在历代影响很大,有“六法精,万古不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誉。但对“六法”的含义,后人却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当然,为适应绘画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它作出新的解释是必然的;但我们为了研究谢赫的绘画理论,则须力求忠实于作者的原意,尽可能避免曲解。本文仅就“骨法”及其相关的问题谈点浅见。一、关于“六法”的断句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全齐文卷二十五》谢赫的“六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按当作如此句读标点。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漫引谢赫:“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赋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模移写”;遂复流传不改。……脱如彦

  • 标签: 骨法 谢赫 六法 《图画见闻志》 《历代名画记》 绘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