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7月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92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5天后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用药安全性比较两组患儿服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醒脾养儿颗粒应用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治疗中,其能够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增加肠黏膜吸附功能,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联合中药归脾汤加减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归脾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30%,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HAMD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以常规降压药物联合中医药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并降低其心理抑郁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恩替卡韦应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针对我院诊治的乙肝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以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44例;研究组选用恩替卡韦治疗43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白蛋白值(ALB)、丙谷胺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数值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①研究组ALT(20.78±11.32)u/L、AST(47.28±10.23)u/L比常规组数值下降明显(P均<0.05),ALB(39.57±2.34)g/L与常规组(31.07±2.82)g/L结果比较明显提升(P均<0.05)。②研究组的HBV—DNA病毒转阴控制比率(95.34%)与常规组(11.36%)比较明显优越(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对肝功能指标及病毒控制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给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翘清咽颗粒治疗风热乘脾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风热乘脾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12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3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银翘清咽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两组都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1.4%,治疗组有效率93.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症状。结论银翘清咽颗粒治疗风热乘脾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脾肾虚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党参30g、黄芪20g、熟地12g、五味子12g、补骨脂12g、桑白皮12g、陈皮12g、茯苓12g、紫苑12g、冬花12g、百部12g、丹参15g)治疗。结果300例患者对比其治疗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燥湿泄热法治疗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湿热蕴脾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燥湿泄热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18/2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21/22),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燥湿泄热法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附加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对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需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治疗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30例于术中经肝固有动脉输注自体骨髓干细胞,而对照组30例经肝固有动脉只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第1、2、4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恢复快,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11±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4±5)天,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手术相关术后并发症共6例(20%);对照组13例(4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周,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都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在术后一周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由术前(37±15)μmol/L降至(22±17)μmol/L,对照组由术前(35±16)μmol/L降至(28±12)μmol/L。术后第4周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治疗组分别由(68±54)U/L、(20±25)μmol/L、(32±4)g/L和(17±3)s变为(37±18)U/L、(19±9)μmol/L、(39±6)g/L和(14±2)s;对照组分别由(65±51)U/L、(22±23)μmol/L、(35±4)g/L和(18±4)s变为(47±37)U/L、(19±42)μmol/L、(35±4)g/L和(18±4)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附加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有利患者术后恢复及改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112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结果根据受伤史、临床症状与体征、腹部B超和CT检查提示、腹腔穿刺结果。诊断准确率92.8%(112/104)。本组手术治疗98例,治愈95例,治愈率96.9%,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保守治疗14例,治愈11例,3例死于多发伤,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全组治愈率94.6%。结论对包膜下脾破裂可先选择保守治疗,必要时再中转手术;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应紧急手术,根据裂伤程度,采取脾修补、脾部份切除或脾全切除术,病人情况允许的加脾片自体移置术(尽可能选择保留性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