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之间收治的110例急诊-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在急诊-ICU转运交接中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急诊-ICU患者的转运交接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ICU患者进行转运交接的过程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转运交接效率及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患者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促使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5年12月开展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活动前和活动后ICU分别收治63例和66例住院患者,观察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活动后护士的抬高床头依从性为76.3%,高于活动前(2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前的63例患者中共16例发生,活动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7.6%,低于活动前(2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促进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提高,避免或减少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误吸与反流现象,可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团结协作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士床头抬高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PR工作坊模式在急诊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各层次护士培训的要求,设制特定的情形,采用CPR工作坊模式对急诊室26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急诊护士专科理论、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专科理论、急救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CPR 工作坊 急诊室 分层次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二级医院急诊护士管理中双因素理论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08年始在职的39名护士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管理,连续3年对她们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应用双因素理论管理后,护士在职第二和/或第三年的满意度明显都优于第一年(P<0.05)。结论利用双因素理论管理护士,可以激发或保持护士良好的自信心和满意度,保持工作积极性和降低护士流失。

  • 标签: 双因素理论护士管理急诊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医院急诊科的就医环境和就诊秩序;提高急诊护士分诊的准确率,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方法由在急诊工作5年取得护理师资格以上的高年资护士承担急诊分诊工作,并应用电子分诊叫号系统维持病人候诊秩序。结果急诊的就医环境和候诊秩序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病人候诊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轻了急诊分诊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 标签: 高年资护士 叫号系统 急诊分诊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分针工具对急诊分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纳入2012年7月-11月共3890例患者进行非同期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1959例,试验组1921例采用新分诊工具进行分诊,比较分诊护士判断两组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结果不同年资分诊护士使用新分诊工具后其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分诊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的准确率。

  • 标签: 急诊分诊 分级分诊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年轻护理学科,伴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而日益壮大,20余年过去了,急诊护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急诊诊疗技术的发展,国内急诊护理存在着护患比例达不到临床实际要求,工作在急诊第一线的护理人员结构年轻、护理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急诊带教和管理者观念的转变未能跟上新形势和要求1,从而导致急诊专科护理培训工作没有跟上急诊医学的发展,故而急诊专科护理的培训工作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虽然有些地区开设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但是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少之又少。我院为了培养精业务、强技能的急诊护理人员,为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自2012年起,对急诊护士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进行专科化培训。方法是将急诊科三年内的30名年轻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法,而观察组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带教。结果观察组在医院内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带教急诊科三年内年轻护士,有助于其在短时间内获得急诊专科知识,更快的适应急诊工作。

  • 标签: 急诊护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临床路径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床房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2017年10月急诊ICU收治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住院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ICU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具有广泛意义。

  • 标签: 护理 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急诊科收治并送入ICU的急危重症患者165例,为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患者170例,为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后,设为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2组护理人员无变动。观察2组患者交接过程中科室间沟通次数、交接双方责任纠纷次数及将患者遗漏交接次数,及交接时间、转运时间。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及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急诊科及ICU护士对转运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科室间沟通次数、交接双方责任纠纷次数、患者遗漏交接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交接时间、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ICU的转运交接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减少科室之间的纠纷和交接遗漏情况,缩短交接时间和转运时间,提高护士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 ICU 护理纠纷 转运交接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定位在急诊ICU患者困难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诊ICU患者且存在困难深静脉置管因素共20例,依据不同的置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剖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两组所获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对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困难深静脉置管患者来说,借助于超声定位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穿刺成功率,且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的应有优势,可作为置管首选方法在临床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定位 急诊ICU 困难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压疮称为压力性溃疡已成共识,虽然我国护理界前辈林菊英先生提出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准扩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压疮并不少见,甚至具有普遍性,各种期刊上刊登的治疗压疮的经验和方法也各种各样,为了更好地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压疮护理,笔者特将部分压疮护理方法总结、综述如下,供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ICU又是医院内医院感染高发的集中之地,医院ICU内环境及各种物体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护理人员的手在临床各种操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它们而成为获得性感染的潜在因素,因此护士的各项工作中,手的清洁是预防和控制获得性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环节。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ICU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 标签: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ICU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早期救援中,作为最熟悉急救工作之一的急诊护士的高效使用方法。方法通过运用急诊护士作为分组小组长,增援护士作为组员,分组式地进行地震伤员的抢救工作,以达到满足救护大量地震伤员的目的。结果使急诊护士较好发挥作用,得到了高效能使用,也使救援工作得以高效进行。结论地震救援早期,运用对急诊护士的管理使用,能使其达到高效能的目的。

  • 标签: 地震 救援 急诊护士 高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护一体化培训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0名急诊护士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急诊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急诊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以及ICU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①两组急诊护士的急救理论与技能、重症理论与技能以及应急能力等临床综合能力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急诊护士ICU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培训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以及提高ICU患者及家属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培训 急诊科 护士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急诊注射处方签署达标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活动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改进措施并建立规范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急诊注射处方签署达标率,由改善前的87.10%提高至改善后97.77%。结论通过QCC活动干预,对规范急诊处方正确签署有显著效果,加强了查对制度的落实,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处方签署 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接受优化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ICU治疗,实验组行ICU优化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接受优化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优化治疗 急诊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合肥市某中医院ICU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士对中医护理态度和认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自行设计《中医护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该院ICU中8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该院ICU中具有中医护理教育背景的护士较少,缺少有经验有资历的中医护理带头人。中医护理继续教育方式以院内组织及科内组织为主。中医护理人才缺乏、中医氛围淡薄是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主要原因。结论应优化护理队伍结构,开展系统化的中医护理相关培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 标签: 中医护理 人力资源 认知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成立品管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意识及执行能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及实施改进、效果确认等步骤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由19.99%提高到24.37%。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抢救室中采用安全留置针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穿刺普通型留置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针刺伤以及脱针的机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急诊抢救过程中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能显著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机率,对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诊抢救 安全型留置针 护士针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