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微脑炎脑病(MERS)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RESLES)的MRI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放射科收治确诊的12例RESLES患者,均经MRI影像确诊,通过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记录整理,回顾性分析该12患者MRI影像学特点。结果MRI影像显示RESLES病灶部位均局限分布于胼胝体压部,T1WI上多呈稍低信号;DWI序列可见明显高信号;ADC上12例均呈低信号;短期对症治疗后病灶异常信号均恢复正常,T1WI和DMI显示病灶消失,异常信号均恢复正常。结论MRI可为MERS伴RESLES临床确诊的重要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粗隆不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体会。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通过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36例,骨折按照Evans-jesen分型IIA型5例IIB型8例III型23例,手术中采用髋部后外侧切口。常规显露,扩髓后,翻转大转子,在骨折块上钻孔穿钢丝,在直视下填充骨水泥,置入加长人工股骨柄,在股骨柄近端形成一水泥柱,水泥凝固前,再将翻转大转子复位,按压固定,至骨水泥完全凝固硬化,钢丝捆绑固定骨折块,置入双极股骨头。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治疗中平均出血300ml,住院平均时间18天;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6月。根据所有患者手术后X片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假体位置满意。患者术后均无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6%。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患者可以早期下床负重活动,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不同病因形成的回盲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7例。最终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综合内镜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2728例内镜检查中,发现回盲部溃疡性病变187例,最终明确诊断156例(83.4%),诊断不明确者31例(16.6%)。形成回盲部溃疡的主要病变有克罗恩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恶性淋巴瘤(溃疡型)及大肠癌(溃疡型)、单纯溃疡、肠白塞病等。结论结肠镜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综合分析其结果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愈脐胎毒清在新生儿黄疸及脐部脐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愈脐胎毒清A型组)、B组(愈脐胎毒清B型组)、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每组各120例。比较A、C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第1次胎便及黄色便排出时间;比较B、C组脐部并发症、脐带脱落时间。结果A组黄疽消退、胎便、黄色便排出时间均较C组早,(P<0.05);与C组比较,B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少,脱落早,愈合快(P<0.001)。结论愈脐胎毒清A型包扎脐带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愈合,减少脐部并发症,缩短脐带脱落;愈脐胎毒清B型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并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36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与转移癌分别为23例、13例,先给予DT40-50Gy/20-25F/4-5W常规外照射,休息3-7d,然后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随访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23例原发癌中,其中CR为26.1%,PR为65.2%,NC为8.7%,有效率为91.3%;13例转移瘤中,CR为30.8%,PR为53.8%,NC为15.3%,有效率为84.6%。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总有效率为88.9%。结论体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肯定,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新生儿则采用脐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脐窝潮湿9.30%、脐部红肿4.65%、脐部感染4.65%、脐部渗血2.33%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新生儿的很满意率62.79%、总满意度97.67%均明显提高,而不满意率2.33%则明显降低,并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减少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在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10例甲状腺单侧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单侧结节切除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来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切口出血量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切除结节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比传统的单侧结节切除术治疗效果要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入术后不同手术方式,探索术后抗反流,减少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经腹或胸腹联合切口,行根治性切除术260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30例分别是根据术式不同分为A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26号管状吻合器食管下端与残胃大弯后侧壁吻合组,B组同上述器械吻合后,在吻合口前方将胃壁与食管前壁内翻间断缝合三针,对残胃较大者,距吻合口3~4cm处,将胃大弯侧悬吊于膈肌脚重建人工胃底。两组患者者术后一月,六个月,分别观察术后胃排空,反流情况,对取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术后可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病GERD。17例,发生GERD患者内镜下病变症状较轻,反流所致的食管炎症按Savary-Miller标准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1例,无Ⅳ级病例出现。反流率低于A组,共出现12例,其中Ⅰ级5例,Ⅱ级6例,Ⅳ级1例,并出现慢性粘膜病变,瘢痕化伴Barrett食管并发症。结论吻合后内翻和大弯侧上提悬吊重建胃底,将减少反流,且无吻合口狭窄发生效果满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直切口入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Judet入路治疗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比较,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壶腹部周围癌采用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局部肿瘤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壶腹部周围癌行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治疗,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痛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时,采取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逆行修复的方式,预后效果能否令人满意。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并采取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逆行修复方式进行治疗的47例患者治疗资料,重点探究其预后效果。结果47例患者中仅2例皮瓣未1期成活,其余预后效果良好,伤处外观与生理功能恢复良好,该2例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后,预后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在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时,采取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逆行修复的方式,预后效果良好,极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