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时间可持续约2周或更长。在预处理、移植及移植后,HSCT患者可能因贫血、出血而需要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疗效进行探究,以期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标本175例,均先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其后再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联合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1.7%(38/175),阴性率为78.3%(137/17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上述指标依次为10.3%(18/175)、89.7%(157/175),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对两种检验方式红细胞形态异常与幼稚粒细胞等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假阳性率。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检验的质量,还可做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胸腹水患者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及HE染色,并选用CK(pan)、CEA、P53、Vimentin、PCNA和Cal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细胞涂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结果本组诊断鳞癌3例(6.5%),腺癌23例(50.0%),增生的间皮细胞20例(43.5%);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细胞多而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定位比较准确。结论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细胞块石蜡包埋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的确定。

  • 标签: 胸腹水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闭合固定架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皮肤缺损创面病例20例,采用皮肤闭合固定架行皮肤牵张修复创面。结论使用皮肤闭合固定架行皮肤牵张,通过外力持续牵拉创面两侧皮肤来伸展延长,再生皮肤覆盖修复创面。皮肤闭合固定架结构简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无供区损伤,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闭合外固定架 皮肤缺损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我院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的患者采取固定架治疗,手术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创伤骨折 外固定架 常规内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腹疝患者资料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共37例,手术方法为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共45例,手术方法为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4.354,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4±1.3)d长于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3±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68,P<0.05)。结论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疝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腹外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全胃肠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2例外科危重患者给予胃肠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期间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微量元素进行监测,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及时正确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7.54%,病死率为2.46%。结论TPN治疗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及营养状况。

  • 标签: 危重患者 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疝的具体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腹疝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疝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且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比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30例行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锁定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66%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3.3±9.2)ml、住院用时(29.1±5.5)d、手术用时(5.7±1.4)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5.2±0.6)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4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开复位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0.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措施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老年 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为新生儿提供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接收94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儿提供股静脉穿刺采血,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周静脉穿刺采血,评价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情况、评估患者采血后标本溶栓率及皮肤紫绀发生率。结果常规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0例(85.11%),研究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5例(95.74%),研究组新生儿经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χ2=6.525,P=0.011)。常规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12.77%,皮肤紫绀发生率为17.02%,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4.26%,研究组患儿皮肤紫绀发生率为6.38%,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皮肤紫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周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采血后新生儿出现皮肤紫绀、标本溶血率较低。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股静脉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n=90),随机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白红细胞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指标(Hb、RBC、Rtc、TBIL)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实验指标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组间Hb、RBC、Rtc、TBIL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体征且疗效明显,基于价格因素考虑,洗涤红细胞治疗具有优选价值。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症状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206例初发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亚型(M4E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M)结合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检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结果:细胞形态学特征:M2b为异常中幼粒细胞增生,M3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M4E0为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生,CML为粒系细胞增生.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表明:M2b、M3、M4E0、CML分别与各自特异性染色体及融合基因t(8;21)(q22;q22)/AML1-ETO、t(15;17)(q22;q21)/PML-RARα、inv(16)(p13;q22)/CBFβ-MYH11、t(9;22)(q34;q11)/BCR-ABL密切相关.结论:①M2b、M3、M4E0、CML4种白血病患者不论在临床特点上,还是细胞形态学上都有各自一定的特征.②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特定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可作为白血病的标记物,对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估计、监测治疗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伴特异性染色体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特征 临床表现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在逐渐趋于多元化,合理性细胞毒药物能有效对其进行治疗诊断,相关研究人员要对不同类型药物联合后的耐药性予以判定,从而提出更加系统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集中讨论了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方法,仅供参考。

  • 标签: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 化疗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层应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是否行EGFR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70例(均为EGFR突变患者)和非基因检测组70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或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2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基因检测组组mPFS为13.0个月,非基因检测组mPFS为5.0个月,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检测组CR2例,PR36例,SD26例,PD6例,ORR54.29%,DCR91.43%。非基因检测组CR1例,PR10例,SD11例,PD48例,ORR15.71%,DCR31.43%。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在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只有选择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才能提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茂,刘家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14
  • 出处:《药店周刊》2022年第8期
  • 机构:六盘水市首钢水钢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检验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血细胞检验中不合格的标本共计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血细胞检验中不合格的标本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血细胞检验中不合格的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之间具有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应的质量控制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不合格的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有所提升,不合格率有所下降。结论:临床血细胞检验是当前临床检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患者在进行各项检查和手术之前的一个重要的检验内容。因此,在进行临床血细胞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对其质量进行控制,降低血细胞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确保临床检验质量,为患者后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辅助诊断,采用放射疗法。结果2017.01.05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CD56阳性,Vimebtin阳性,其他均为阴性。放疗前MRI显示前列腺明显不规则增大,右侧髂血管间隙间增大淋巴结影,盆腔少量积液。放疗后MRI显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部有肿块大约9.7cm*6.8cm*9.4cm,可见包膜,膀胱充盈不佳,提示放疗无效。结论当前前列腺小细胞癌依赖病理检查确诊,临床放疗尚无较好疗效,其治疗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前列腺小细胞癌 病理 诊断与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