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0岁女性患者.右上中切牙拟行种植修复。二期暴露种植体时,发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外形不佳,相邻侧切牙大量牙周附着丧失,行结缔组织移植后也未能重建丧失牙周附着。本文将详细讨论该病例最初治疗中存在问题和错误.包括种植体植入位置不准确,没有事先分析可能导致牙周附着丧失因素,并介绍下治疗几种可供选择方案,最后,展示后续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

  • 标签: 后续治疗 病例报告 种植失败 牙周附着丧失 种植体植入 右上中切牙
  • 简介:相某,男,15岁。恒牙,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12之间存在3.5mm间隙,1未萌出。x光片示:1低位阻生,牙体形态正常,冠根无成角畸形,根尖孔发育基本完成(图略)。临床矫治过程上颌用方丝弓细丝弓矫治技术开拓12间隙,待间隙足够大时,...

  • 标签: 埋伏阻生 上中切牙 阻生牙 牙源性囊肿 再植术 托槽粘接
  • 简介: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患者无咬合接触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牙种植体,在植入3年后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和影像学骨水平变化。材料和方法:80位牙列缺损患者被选定行两种种植体支持式即刻修复,2个月后,随机分配行即刻负重(试验组)或早期负重(对照组),每组有40位患者。本研究中种植体植入时扭矩必须大于30Ncm。在试验组中,种植体戴入无咬合接触暂时修复体。在对照组中,愈合基台连接种植体非埋植型愈合。术后2个月,最终修复体达到完全咬合接触。结果变量为负重3年后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并发症和影像学骨水平种植后变化。试验采用盲法评估。结果:81颗种植体即刻负重,80颗种植体早期负重。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与1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在3年后失访。无植入失败。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和1位早期负重组患者发生了并发症。两组患者36个月后骨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67:均数差为0,2mm;95%可信区间为-023~0,63)。即刻负重种植骨吸收0,90mm(95%可信区间为0.63~1.17),早期负重种植骨吸收1.10mm(95%可信区间为0.81~1.39)。结论:如果达到足够初始稳定性,观察在部分牙列缺损患者中植入3年后,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失败率、并发症和骨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牙种植 早期负重 随访 即刻负重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比较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7例13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可流动复合树脂(Aeliteflo)、复合体(DractAP)进行充填,2种材料又按照楔缺是否备洞分为两个亚组。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分析(ο=0.05)。结果:随访6个月时,边缘密合性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6个月、12个月评价时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4组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不论是否备洞充填均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 标签: 楔状缺损 牙科材料 复合树脂 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病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出现移位和功能障碍下颌髁突骨折分型和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有骨折移位和功能障碍下颌髁状突骨折患者50例(69侧),依据骨折线水平分为髁突囊内,髁突颈部和髁突下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和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临床随访,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囊内骨折根据杨驰教授骨折线分类方法,将骨折分为分为A、B、C、M四型,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手术特点。结果50例患者中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48例(66侧),术后平均随访10.45个月,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33.89mm(31.5~43.7mm),8侧出现暂时性额纹消失,3个月后7侧恢复。术后总体满意度97.92%(47/48),仅1例骨折患者因1年后伴有颞区皮肤麻木和额纹消失不满意,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发生移位和功能障碍下颌骨髁突骨折分型不同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但对术者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 标签: 髁突 颞下颌关节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手术入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髁突骨折采用穿腮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查阅病例资料,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骨折是较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穿腮腺入路 髁突 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上中切牙正畸治疗后根吸收状况,探讨影响根吸收相关因素。方法从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名资深医生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所完成正畸病例中,随机选择233例(男85例,女148例)。分为成人组90例,平均年龄(21.73±3.68)岁;青少年组143例,平均年龄(13.37±1.81)岁。通过分析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观察上中切牙牙根形态与长度变化,评价上中切牙根吸收状况。结果233例患者中13例上中切牙发生了不同程度根吸收,根吸收发生率为5.58%。成人女性拔牙矫治组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高于青少年女性拔牙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中,女性拔牙矫治患者根吸收程度较男性拔牙矫治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拔牙,其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拔牙矫治患者治疗上中切牙根吸收发生率较高。正畸根吸收原因复杂,治疗前应详细分析各种根吸收发因素,以减小正畸根吸收发生和程度,维持正畸牙齿健康。

  • 标签: 正畸治疗 上中切牙 根吸收
  • 简介: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含氟量为1450ppm牙膏再矿化根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不含氟牙膏组(对照组)和1450ppm含氟牙膏组(实验组)。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根面龋硬度、病损范围、菌斑指数,用电阻抗(ECM)仪测量根面龋电阻值。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名受试者参加研究(实验组89名,对照组90名),156名(87.6%)完成整个研究。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根面龋龈缘距离高于对照组[(0.34±0.42)mm和(0.19±0.36)mm,P=0.021)];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1.25±0.78和1.56±0.77,P=0.015):LgECM值高于对照组(3.52±0.54和3.24±0.40,P〈0.001);根面龋变硬数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34.18%和15.58%,P=0.027)。结论含氟量为1450ppm牙膏可以有效地再矿化根面龋。

  • 标签: 根龋 含氟牙膏 电阻抗仪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纳米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牙合面缺损24个月临床效果。方法:共87位患者(138颗患牙)分为两组,实验组用纳米树脂FiltekTMZ350XT充填患牙,对照组用复合树脂FiltekTMZ250充填患牙。在修复即刻、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改良USPHS)标准,评价修复后解剖形态、边缘密合度、边缘变色、颜色匹配程度、表面粗糙度、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用SPSS软件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四个评估时间段(充填即刻,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比较,FiltekTMZ350XT和FiltekTMZ250表面粗糙度差异和边缘密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树脂均未发生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结论:通过24个月观察,显示出了纳米树脂比普通复合树脂优越性。长期临床应用效果尚有待于进步研究。

  • 标签: 纳米树脂 复合树脂 粗糙度 边缘密合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iRootSP和AHplus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6个医学数据库,时间范围为自建库至2017年2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提取数据。对无异质性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493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iRootSP糊剂组即刻充填质量较AHPlus糊剂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0,95%CI:(0.10~0.85)];术后疼痛发生率iRootSP糊剂组低于AHPlus糊剂组[OR=0.23,95%CI:(0.06—0.89)];在根尖渗透长度方面,iRootSP糊剂组短于AHPlus糊剂组[WMD=-0.13,95%CI:(-0.22--0.05)]。结论iRootSP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中可以缓解患者疼痛,远期疗效好,生物相容性较好,是理想根管充填材料。由于本研究中纳入分析文献较少均为国内文献,因此有必要进步开展大样本、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结论。

  • 标签: AHPlus iRootSP 根管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指诸多原因导致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结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其发病率较高,约25%~88%[1].患者主要表现为咀嚼肌及关节区肌肉疼痛、开闭口关节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肌 TMD 口腔疾病
  • 简介:由于以往诊断是以安氏分类为主,正畸医生常常只注意到矢状向错而忽略了垂直向不调。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垂直面型在错畸形诊断和治疗重要性:它不仅为颅面复合体生长方向提供了线索,而且直接影响治疗成功与否。垂直向异常有高角和低角两种类型,在三...

  • 标签: 低角病例 高角病例 正畸治疗 临床特征 面部高度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人短周期义齿修复技术临床运用原则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中选择需要义齿修复老年人,随机分为短周期序列修复组:年龄65-92岁,平均:74.14±6.93岁,男性7例,女性10例;正常修复组:年龄65-85岁,平均:72±5.15岁,男性:8例,女性:6例。应用微创拔牙、无翻瓣种植、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附着体义齿修复、即刻临时义齿等技术,完成咬合重建,随访三个月到十个月。结果:短周期修复序列组患者咬合重建时间为:47±30天,正常修复序列组患者修复时间95±25天,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29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目前种植体存留率为100%,行使功能良好。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老年人短周期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是可以预期。可以缩短患者缺牙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并在最短时间内重建患者口内咬合功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种植牙 即刻负重 序列治疗 老年人 修复 短周期
  • 简介:牙龈过度外露根据不同诊断,需要通过不同方法来处理。本病例报告证明了使用上唇复位方法处理过度露龈是成功。本方法是通过去除条形上颌前庭沟颊侧粘膜,将唇粘膜与膜龈结合线缝合,就可形成个较窄前庭沟并且肌肉活动将受到限制,从而使微笑时上颌牙龈外露减少。本文回顾了上唇复位基本技术并讨论这种新方法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 标签: 临床报道 外露 牙龈 复位 上唇 病例报告
  • 简介:总共55位患者采用了63个单个种植修复体。在二期手术时放置暂时树脂冠(n=25)或在永久冠戴入前利用愈合基台(n=38)使软组织恢复。用估测单个种植修复体周围邻间隙粘膜大小作为指数来评价冠戴入2年后龈乳头大小。结果表明,利用暂时冠恢复软组织形态比单独用愈合基台要快些,但是在行使功能2年后,单个种植修复体周围龈乳头大小相同。而且,年后种植体边缘骨缺失平均为0.9mm,二组之间没有发现存在差异。本文资料集中显示了在种植牙科中对于评估为改善牙龈美学效果而采取不同临床方法时需要更为科学数据。

  • 标签: 牙种植 树脂冠 恢复 牙龈形态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影响.方法: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分别接种到含有RPMI1640、YPD、RPMI1640+10%胎牛血清(fetalcalfserum,FCS)培养基培养皿中,形成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在接种1.5-48h内,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法尼醇产生情况.结果:在RPMI1640、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随生物被膜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生物被膜形成后期至成熟期达到高峰;在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产生在48h内呈增长趋势.12h时,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48h时,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最高(P〈0.05).结论: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分泌量与培养基种类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法尼醇 培养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12例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病变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83例,邻近皮瓣转移修复19例,中厚皮片移植修复10例。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进步证实,静脉畸形67例、微静脉畸形8例、淋巴管畸形4例、淋巴-静脉畸形24例、动静脉畸形9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皮片感染,化脓部分坏死,患区给予湿敷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5年,治愈105例,其余7例于术后3~10个月复发,其中1例淋巴-静脉畸形、4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畸形。复发静脉畸形患者,病变内注射平阳霉素后均治愈;其他复发患者均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在外形和功能上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且安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根管治疗后年轻恒磨牙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以及易美全瓷(e-maxpress)高嵌体修复耗时与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10岁患儿下颌第磨牙60颗,随机平均分为3组(n=20),经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以及易美全瓷e-maxpress高嵌体三种方法进行修复,统计比较治疗所用时间,并对比2年内随访结果。结果: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和全瓷高嵌体修复平均治疗耗时分别为48.1±5.4分、21.6±2.5分和50.3±3.8分。修复后2年内,三组病例牙龈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金属预成冠和高嵌体组固位、邻接关系均优于于树脂直接充填(P〈0.05),修复体脱落率显著低于树脂充填组(P〈0.05)。结论:2年内金属预成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效果均优于树脂直接充填,金属预成冠修复操作简单耗时较短,更适合儿童年轻恒磨牙残冠根管治疗过渡性修复。

  • 标签: 年轻恒磨牙 树脂充填 金属预成冠 全瓷高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