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后发生18例上肢静脉血栓(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UEVT)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16例上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超检查血栓完全消失,无需拔管,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予以拔除PICC管,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PICC管直接相关,也与乳腺癌本身有无转移、药物治疗及患者活动度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UEVT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不同骨髓抑制程度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进行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20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8~71(47.8±10.7)岁。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入组患者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分为轻度组(0~Ⅱ度)98例和重度组(Ⅲ~Ⅳ度)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客观缓解率(ORR)。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无病生存期(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影响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力状况评分、绝经状态、体质指数、组织学分级、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PCR更高、中位DFS和中位DMFS更长[50.9%(55/108)比 36.7%(36/98);未达到 比 72个月;未达到 比 84个月](均P<0.05)。两组的ORR、LRF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8%(97/108)比 81.6%(80/98);中位均未达到;中位均未达到](均P>0.05)。新辅助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DFS的影响因素,重度组较轻度组的无病生存预后更好(HR=0.571,95%CI:0.349~0.934,P=0.02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较0/Ⅰ/Ⅱ度骨髓抑制预后好,有助于判断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市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患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和CEA血清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在临床诊断中CA153、CA125、CE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将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30例为本研究对照A组,以及诊治的乳腺良性疾病者30例为本研究对照组B组,三组研究者将会同时接受血清CEA、CA125和CA153水平检测,对比分析这三组受试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和CEA的含量、阳性检出率。同时为三组受试患者绘制ROC曲线,探究 CA125、CA153、CEA三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辅助诊断过程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三项指标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对照A组、研究对照B组;病例组单独进行三项检测,其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A组与对照组B组,且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ROC结果显示:CA153、CA125、CEA指标联合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三项指标进行单独检测。结论 CA153目前依然是辅助诊断乳腺癌最有价值的指标;CA125作为卵巢癌的最优指标,其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项结果与CEA联合检测后,将会提升对乳腺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乳腺癌的分期判断中也具有较高价值,特别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更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手术标本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1,BRCA-1)蛋白表达、原癌基因HER-2的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色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的HER-2和BRCA-1蛋白表达以及HER-2基因扩增情况,对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相关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BRCA-1和HER-2蛋白表达在不同组织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BRCA-1蛋白表达与HER-2基因扩增率呈负相关。结论BRCA-1和HER-2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检测BRCA-1和HER-2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中有重要意义。另外BRCA-1与HER-2可能存在相关性,须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孕激素受体(PR)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的疗效及无疾病进展时间(PFS)的影响。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9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27,80)岁]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比生存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显示,PR+、PR-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2.5个月和9.0个月,两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临床获益(CBR)分别为81.1%和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乳腺癌患者的PFS较PR-型乳腺癌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PR是ER+及HER-2阴性患者一线芳AI内分泌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PR+型较PR-型晚期乳腺癌对一线AI内分泌治疗反应好,PFS时间更长。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哌柏西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HR+/HER2-)信息,共55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7(34~79)岁。汇总一般病史资料、疾病特征。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至治疗失败时间(TTF)、安全性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收集接受含哌柏西利治疗方案的HR+/HER2-患者共55例,ORR为48.8%,DCR为88.4%;中位PFS和TTF分别为12.0个月(95%CI,11.1~13.0个月)和8.50个月(95%CI,2.5~14.5个月);其中哌柏西利在一线中优于多线治疗(P=0.000 1);非肝转移患者预后较佳(P=0.01)。血液学毒性为重点观察不良事件,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分别为78.2%、85.5%和34.5%;未发现其他3~4级非血液学毒性。结论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可,且不良反应可控,可以作为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或多线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M(Q1,Q3)]为53(43,6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对照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复合全身麻醉+PCIA组(联合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静息时的疼痛强度数字(NRS)评分;首次疼痛时间和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术后24 h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恢复室及术后4、8、12、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2.1±1.7)、(1.7±1.5)、(1.5±1.4)、(1.5±1.3)、(1.7±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2.0)、(3.2±1.4)、(2.7±0.9)、(2.8±0.9)、(2.4±0.8)分(均P<0.05);联合组术后36、48 h NRS评分分别为(1.8±1.6)、(1.6±1.2)分,对照组为(2.2±0.9)、(2.1±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首次疼痛时间及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分别为(573±174)、(962±313)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3±6)、(135±41)min(均P<0.05)。联合组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分别为(410±129)、(14±4)μg,均少于对照组的(580±225)、(21±11)μg(均P<0.05);联合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9±11)μg,对照组为(36±14)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联合组术后头晕发生率为6.7%(1/15),低于对照组的40.0%(6/15)(P=0.031);联合组恶心、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5)、0,对照组分别为20.0%(3/15)、6.7%(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5例乳腺癌中c-erbB-2、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7/55)、47.3%(26/55)和49.1%(27/55),c-erbB-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呈负相关(P<0.01).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呈正相关(p<0.01).70.9%(39/55)肿瘤有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中49.1%(27/55)的肿瘤同时有多个蛋白异常表达.结论肿瘤的多因素分析比单因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c-erbB-2、nm23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TA3、SOX10和p16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3例(病例来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33例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例来自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TNBC[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6.9(29~82)岁]及50例非TNBC[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5.3(40~82)岁]组织中GATA3、SOX10及p16的表达。探讨这3种抗体的表达对TNBC的诊断价值。结果TNBC中GATA3和SOX10阳性率分别为58.5%(31/53)和75.5%(40/53)。TNBC患者组织中SOX10阳性率明显高于非TNBC患者(P<0.05)。22例GATA3阴性表达的TNBC病例中,有17例SOX10阳性(77.3%)。TNBC中p16表达41.5%(22/53)明显高于非TNBC 4%(2/50),且与SOX10共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SOX1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大于GATA3,SOX10的敏感度高于p16,但特异度略低于p16,SOX10的AUC大于p16。GATA3与SOX10联合应用及SOX10与p16联合应用时的AUC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时(P<0.05)。GATA3、SOX10及p1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组织学3级及基底样型TNBC中SOX10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16在基底样型TNBC中阳性率也明显增加,二者的共表达率增加。结论SOX10与p16在TNBC中表达率明显增加,SOX10是诊断TNBC的可靠标志物,是对GATA3的补充。p16是否为与TNBC预后有关的标记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对比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非劣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下因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32):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组(联合组)。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NRS),术后24 、48 h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阻滞操作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若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非劣效应界值负值(-3.8)时,即认为联合组非劣效于TPVB组。结果两组患者在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NRS评分,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5.8±4.7)、(15.2±3.2) μ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78~2.694,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负值;TPVB患者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为(63±7)、(70±7)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联合组的(77±5)、(79±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VB组和联合组使用血管活性药比率分别为56.3%和18.8%,TPVB使用血管活性药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VB组神经阻滞时间为10(9,11) min,联合组为8(6,10) min,联合组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具有相对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非劣效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操作时间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5—2018年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探讨乳腺癌筛查模式。方法对福建省35~64岁农村妇女提供乳腺癌筛查,以彩色超声(彩超)为初筛方式,发现可疑者转诊乳腺X线检查,彩超及乳腺X线4~5级者行病理学确诊。结果2015—2018年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56.96/10万、94.41/10万、71.61/10万、73.05/10万,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6~55)岁,2015—2018年份原位癌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彩超的灵敏度为79.06%、彩超异常行乳腺X线检查的灵敏度为91.88%。结论乳腺癌筛查项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地区肿瘤登记发病率,原位癌构成比上升,说明筛查工作初见成效。基于乳腺彩超检查为主的筛查模式灵敏度高,是目前较为适宜的技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1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风险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10至2015年T1期乳腺癌女性患者73 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总生存(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73 421例女性患者中N0期61 955例(84.4%),N1期9 995例(13.6%),N2期1 087例(1.5%),N3期384例(0.5%)。浸润性癌、组织学分级3级、T1c期、孕激素受体(PR)阳性、分子分型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T1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3.8%,5年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为98.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分期(HR=1.517, 95%CI:1.382~1.666,P<0.01)、N分期(HR=5.173, 95%CI:4.424~6.049,P<0.01)、雌激素受体(ER)(HR=0.774, 95%CI:0.607~0.987,P=0.039)、PR(HR=0.745, 95%CI:0.689~0.806,P<0.01)、分子分型(HR=1.439, 95%CI:1.078~1.478,P=0.011)是影响OS的预后风险因素,组织学分级(HR=2.100, 95%CI:1.766~2.483,P<0.01)、T分期(HR=1.310, 95%CI:1.193~1.439,P<0.01)、N分期(HR=21.230, 95%CI:17.980~25.060,P<0.01)、PR(HR=0.855, 95%CI:0.791~0.925,P<0.01)是影响BCSS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结论T1期乳腺癌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分子分型等指标有助于预测T1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