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产检并最终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指测法和腹部高频超声进行DRA程度检测,统计DRA发生情况,分析腹部超声与指测法对于DRA的诊断效能差异,比较DRA产妇与非DRA产妇不同时期不同位置腹直肌间隔距离超声检测数值差异。结果全部产妇中DRA总体发生率为57.67%(173/300);经产妇DRA发生率[73.38%(102/139)]显著高于初产妇[44.10%(71/160)](χ2=26.20,P < 0.001);剖宫产分娩产妇DRA发生率[68.52%(74/108)]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51.56%(99/192)](χ2=8.14,P=0.004)。腹部超声检查对于DR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99.42%、98.42%、99.00%)均显著高于指测法检测(80.35%、85.04%、82.33%)(χ2=34.61、15.00、49.23,均P < 0.001)。DRA产妇孕36周和产后2周不同位置腹直肌间隔距离均显著小于非DRA产妇(t=5.17~7.46,均P < 0.00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于产后DRA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文数据库(包括维普(VIP)、知网(CNKI)和万方(WanFang Data)),搜集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电刺激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库的检索时间都是从建立之日起到2021年12月31日止。选择了两位研究员,分别独立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纳入的文献,然后使用 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共有1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治疗组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5.01,95%CI(3.64,6.89),p﹤0.00001];电刺激治疗后缩短产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优于对照组[MD=1.92,95%CI(1.36,2.48),p﹤0.00001]。结论 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明显有效,并且可以缩短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距离。
简介:背景:在肩袖损伤中,肩胛下肌损伤者较肩袖上部结构损伤者少见。本文的目的是报告单纯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结果。方法:本文复习手术修复84肩肩胛下肌腱的手术记录,手术时平均年龄53.2岁,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5个月。创伤性断裂57肩,退变性断裂27肩。肩胛下肌上1/3断裂23肩,上2/3断裂41肩,完全断裂20肩。伴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或半脱位54肩,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10肩。同时行肩胛下肌腱修复和肱二头肌腱长头固定术48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切断术13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复位4肩。术后平均45个月(范围,24-132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平均Constant评分由术前55.0分,提高至术后79.5分,75例患者的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术前伴有轻度的孟肱关节炎4肩:术后有盂肱关节炎27肩,其中轻度25肩,中度2肩。不管肱二头肌腱术前有无病变,在修肩胛下肌的同时均行肱二头肌腱切除或固定术,以提高主观和客观的效果。结论:选择核实的病例行单纯的肩胛下肌断裂修复可较满意地改善肩关节功能。此外,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修复肩胛下肌的同时常规进行肱二头肌腱长头的切除和固定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针直刺法与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空针直刺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股静脉采血。通过对比观察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皮下淤血及血肿、平均采血时间、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结果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80%,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为11%,皮下淤血及血肿率为16%,平均采血时间为6.3min,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为5-10min;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5%,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为4%,皮下淤血及血肿率为2.6%,平均采血时间为2.7min,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为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斜刺法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刺法,且斜刺法并发症少、按压止血快、操作时间短、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斜刺法优于直刺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7月-2010年7月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外科、ICU需使用约束措施的患者276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8例。将患者手部放于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内后,根据手腕粗细调整尼龙粘扣并将布绳在腕部打一活结后系与同侧床栏。固定长度以患者手部不能抓到身上管道为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有效、安全、舒适均大幅度提高。可见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的设计、制作、使用均极具人性化,安全有效,舒适方便,减少了护理人员、照护者的看护难度和因拉扯管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结论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清洗、消毒,可反复使用,节约医疗成本,经济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对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发现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产妇年龄(27.48±2.37)岁,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产妇年龄(27.08±2.76)岁,采取自主训练。将腹直肌分离距离和盆底肌力等级作为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为(1.52±0.28)cm,低于对照组的(2.67±0.48)cm,试验组Ⅱ、Ⅲ、Ⅳ级盆底肌力比例低于对照组[0比9.3%(14/150),0比13.3%(20/150),34.7%(52/150)比44.7%(67/150)],V级盆底肌力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5.3%(98/150)比32.7%(4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9,P<0.05)。治疗后,试验组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电刺激与盆底肌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手术方法的不同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观察比较术后的眼压改善情况、有效滤过泡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眼压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眼压的改善情况比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优(P<0.05);术后视力恢复正常有16例(40.00%),视力好转有23例,(57.50%),手术无效有1例(2.5%);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滤过泡有10例(66.67%),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1例(91.67%),复合式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2例(84.62%),三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组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根据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情况、房角后退范围及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还能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