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引导教育模式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到22年12月份期间在本科训练的40例脑性瘫痪儿童病患,在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为各20例病患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基础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落实引导教育模式,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观察、评估并且记录两组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包含患儿的(GMFM)评分、Gesell发育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实施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之下,取得了不同的康复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中患者接受引导教育模式之后,(GMFM)评分、Gesell发育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采取引导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儿和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引导教育 脑性瘫痪 儿童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应用引导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患者共48例,均在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我院进行双向情感障碍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应用引导早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RMS和PSI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和GQOLI-74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应用引导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证明该护理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引导式早期心理干预 双向情感障碍 护理应用
  • 简介:随着一次能源逐渐的枯竭,人们愈发的重视对新兴能源的研究与利用,低碳环保成了能源发展的重要词汇。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变革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分布电源的并入都是从前的老式配渐渐的发生改变。本文作者研究了含分布电源的配无功补偿方法。

  • 标签: 含分布式电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模型探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针刺伤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设计,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至2019学年203名实习护生列为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情景模拟方法完成针刺伤防护教学;将2017至2018学年196名实习护生列入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完成针刺伤防护教育。运用柯模型,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比较两组护生针刺伤防护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学历和实习前护理专业知识测试成绩等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反应层: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式(t=25.149,P<0.001)和教学环境(t=12.827,P<0.001)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层:实验组针刺伤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8.221,P<0.001)。行为层:实验组针刺伤防护相关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9.250,P<0.001),实验组知识转化率高于对照组(t=6.054,P<0.001)。结果层:实验组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815,P<0.001),针刺伤上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185,P<0.001)。结论实施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针刺伤防护学习有效性,降低护生针刺伤发生率。

  • 标签: 模拟训练/方法 针刺伤/预防与控制 护理教学 柯式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就诊的 8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有 42例,研究组有 43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患者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3.35%)明显高于对照组( 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明显,能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针灸 引导式教育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体表追踪系统AlignRT联合开放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评估摆位时间和重复摆位次数,并对比分析AlignRT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两者之间摆位误差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132分次开放面罩固定头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数据,全疗程放疗使用AlignRT引导无标记线摆位并以治疗计划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外轮廓(Body)结构作为参考体表,结束摆位后分别获取AlignRT与CBCT两种系统的左右(x轴)、升降(y轴)、进出(z轴)、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和左右转动(Roll)6维方向摆位误差,并记录摆位时间与重复摆位次数。分别采用Wilcoxon和Spearman法分析两种系统摆位误差的差异和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两者一致性。结果6维方向CBCT摆位误差均满足临床要求(线性方向范围-0.30~0.30 cm,旋转方向范围-2.0°~2.0°),摆位时间为(98±31)s,重复摆位次数占比1.51%(2/132)。两种系统摆位误差除x(Z=-3.11,P=0.002)、y(Z=-7.40,P<0.001)和Pitch(Z=-4.48,P<0.001)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摆位误差除z方向外,x(rs=0.47,P<0.001)、y(rs=0.29,P=0.001)、Rtn(rs=0.47,P<0.001)、Pitch(rs=0.28,P=0.001)和Roll(rs=0.45,P<0.001)均呈正相关。6维方向摆位误差95%一致性界限(95%LoA)分别为-0.12~0.09 cm、-0.07~0.17 cm、-0.19~0.20 cm、-1.0°~0.9°、-1.0°~1.5°和-0.9°~1.0°,95%一致性界限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14~0.11 cm、-0.09~0.19 cm、-0.23~0.23 cm、-1.2°~1.1°、-1.2°~1.7°和-1.0°~1.1°,均位于临床摆位误差容许范围之内。6维方向摆位误差差值3.41%(27/792<5%)在95% LoA之外。在95% LoA范围内,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0.12、0.16、0.19 cm、0.9°、1.5°和1.0°。结论基于AlignRT联合开放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使AlignRT与CBCT摆位误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摆位效率尚可,可应用于首次治疗,并实现治疗中实时监测提高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部肿瘤 光学体表引导 开放式面罩 摆位流程 摆位误差
  • 作者: 吴廷兰 张丽花 施莉 高伟 郝海霞 盛源 范春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济南 25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内科,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皮下隧道 PICC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超声 德尔菲法 操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有42例,研究组有43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患者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引导教育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明显,能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针灸 引导式教育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更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和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当前药理学的理论教学大多采用填鸭教学方式,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部分院校条件有待完善,存在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固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多方尝试,改变现有状况,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本研究将初步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探究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本文以主要探讨药理学的理论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以病例为引导 探究式教学 药理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引导自我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引导自我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引导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对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引导式自我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学微生物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时,可以利用引导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加强教学改革与发展。结果:引导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论:引导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是教学改革之下的产物,能够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为今后的医学微生物的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学 微生物学 引导式 教学模式 应用 思路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引导教育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8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样本,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观察组采取常规康复结合引导教育疗法,通过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 DST 智力筛查评分、脑瘫患儿综合能力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高( P < 0.05 ),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P < 0.05 )。结论:引导教育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 简介:目的探析脑瘫儿应用引导教育康复训练法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瘫儿童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儿童在此基础上实施引导教育训练方法,训练三个月后检测两组儿童适应性发育商(DQ)及临床恢复情况并予以评估。结果根据末次随访记录,观察组儿童康复有效率为80.13%,对照组为52.5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性(P<0.05)。观察组儿童在应答、认物、肢体协调、走路、平衡等5个方面D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儿童脑瘫患儿应用引导康复教育训练法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儿脑瘫儿童的各项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脑瘫 引导式教育 康复训练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引导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次主题的探讨对象为该阶段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过程中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引导组与对比组,对比组针对常规干预,引导组针对引导健康教育,随后客观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压水平。结果:对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心理素质、健康认知、自控能力方面引导组均优于对比组,P

  • 标签: 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 引导式健康教育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导教育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脑瘫患儿80名,随机分2组。试验组40名采取引导教育,对照组40名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认知功能等指标。结果:从运动能力、认知功能、社会适应能力和语言功能上看,试验组分别是(14.98±1.52)分、(13.89±3.25)分、(14.36±1.68)分、(15.12±3.46)分,和对照组(12.24±2.01)分、(12.13±2.64)分、(12.24±1.96)分、(12.53±2.95)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用引导教育,综合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康复护理 价值 小儿脑瘫 引导式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导教育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脑瘫患儿80名,随机分2组。试验组40名采取引导教育,对照组40名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认知功能等指标。结果:从运动能力、认知功能、社会适应能力和语言功能上看,试验组分别是(14.98±1.52)分、(13.89±3.25)分、(14.36±1.68)分、(15.12±3.46)分,和对照组(12.24±2.01)分、(12.13±2.64)分、(12.24±1.96)分、(12.53±2.95)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用引导教育,综合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康复护理 价值 小儿脑瘫 引导式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教育效果。方法 研究主体为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儿,研究开始时间2021年9月,结束时间2022年9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后者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引导教育干预,每组均50例。比较两组患儿综合功能、治疗效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我院小儿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干预中给予引导教育,改善各项功能,治疗效果显著,故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干预 引导式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引导带教模式用于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对象为医院所选取40名医学检验实习生,随机原则下分成两组,其中20名实习生接受常规带教模式,作为对照组;另外20名实习生接受风险引导带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结果 出科时,较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明显高,实习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中采用风险引导带教模式,可更好的保障临床带教成绩,促进实习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 标签: 风险引导式带教 医学检验 实习生 带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腱鞘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7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腱鞘疾病患者50例,均给予患者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的TAM测定法评定结果,45例患者的结果为优(90.00%)、5例患者的结果为良(10.00%)。结论:医务人员在腱鞘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其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帮助其恢复肢体活动范围,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腱鞘疾病 便携式高频超声 针刀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孤独症患儿中应用可视音乐引导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中选出6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模式,研究组患儿则实施可视音乐引导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心理障碍评分。结果  护理后患儿的两项指标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孤独症患儿实施可视音乐引导护理模式在改善孤独症状、降低心理障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孤独症 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 心理障碍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