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中神经随肌皮神经走行变异具体解剖情况,探讨研究此类神经的变异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解剖实验室1例老年男性尸体作为解剖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注意保护并显露神经、血管,分层次地观察神经,包括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喙肱肌支、喙肱肌、交通支、肌皮神经肱肌支,以及神经沿着肌肉、血管的走行,包括肱肌、肱二头肌、肱动脉等。结果本组解剖标本中仍然存在“Y”形汇合,但与常规解剖情况不同的是,部分外侧根与肌皮神经随肌皮神经走行变异,形成了共干,随肌皮神经走行一定长度后,于臂上1/3位置,该神经自肌皮神经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交通支,并与正中神经合并。结论研究提示临床进行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麻醉时,应注意保护肌皮神经、正中神经之间的交通支,以免因损伤可能存在的变异神经造成不必要的功能障碍。
简介:目的探讨蛇葡萄素对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IL-17A、IL-21、IL-23含量和结肠IL-17A、IL-21、IL-2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对照组、蛇葡萄素低剂量组、蛇葡萄素中剂量组、蛇葡萄素高剂量组6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药7d,测定大鼠结肠湿重及长度、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和结肠中IL-17A、IL-21、IL-23含量和结肠IL-17A、IL-21、IL-23mRNA表达。结果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结肠湿重指数、结肠MPO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血清和结肠中IL-17A、IL-21、IL-2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结肠中IL-17A、IL-21、IL-23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葡萄素可下调血清和结肠中升高的IL-17A、IL-21、IL-23含量,下调结肠中升高的IL-17A、IL-21、IL-23mRNA表达,调节IL-23/IL-17炎性轴功能失衡可能是其减轻结肠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期间发生的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结果在70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护理操作不规范10例,发生率为14.29%(10/70),法律意识缺乏导致医疗纠纷10例,发生率为14.29%(10/70),与患者发生争论10例,发生率为14.29%(10/70),护理记录不规范20例,发生率为28.57%(20/70),排班不合理20例,发生率为28.56%(20/70)。后续处理结果中,提出良好解决方案,医患矛盾解除为15例,占全部的21.43%(15/70);提出解决方案,医患矛盾未解除为40例,占全部患者的57.14%(40/70);未提出良好解决方案,医患矛盾未解除为15例,占全部患者的21.43%(15/70)。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期间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提高护理安全性,进而减少护患之间矛盾,使临床护理失误明显减少,使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神经内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中应用护理常规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控制情况,并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劣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心率降低较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施行护理常规,能显著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手术分别采用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ATN和ICBN,研究组保留ATN和ICBN,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经2组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或转移率为2.5%,对照组为22.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62.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癌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根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在该院乳腺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传统的乳腺癌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观察一年内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肿瘤复发情况、上臂的运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肿瘤转移率(14.6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9%、3.37%);观察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水肿、上肢感觉障碍、腋窝疼痛等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率为4.49%,对照组患者中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率为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的机率,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压神经松解术治疗,同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神经肌体仪),对照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患者康复情况,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SNCV、M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周围神经卡综合征者治疗时使用神经肌体仪,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共4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患者,分为A组240例、B组232例,其中A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和症状,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进行评判,记录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A组VAS、ODI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显效率为79.17%,高于B组的6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