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细菌培养的药敏性结果,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0例尿路感染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其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分析其细菌分布情况和药敏特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300例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122株,检出率为40.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药敏实验显示对大肠埃希菌最敏感的三种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的三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氨苄西林。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行药敏性研究利于探索致病菌的类别、耐药性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肝脓肿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3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9%,其中3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9.2%,其中2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8%。可见,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性肝脓肿的手术治疗效果,使患者体温得到控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并保持平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 PA)和白蛋白( ALB)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4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4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 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PA、 ALB的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的患者 PA、 AL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PA 、 ALB的水平与代偿期相比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 PA、 ALB的水平,对于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肝脏受损越严重,其 PA 、 ALB检测值越低,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取110例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观察组,后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水平,并对比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既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又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基础上乳清蛋白治疗组(乳清蛋白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血糖、肝肾功能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乳清蛋白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显著较高(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FBG、ALT、CB、STB、BUN、Cr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运用。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观察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两组70例为细菌感染组,70例为病毒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小儿患者在治疗之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4.39±18.19)mg/L、(8.05±2.19)mg/L,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CPR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患儿CPR数值有明显上升,差异呈(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治疗之前,通过治疗之后,三组小儿患者的CPR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均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小儿肺炎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且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患儿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门静脉高压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亦偶见于非肝硬化性腹水,例如肾性腹水和心性腹水。SBP常见于肝硬化性腹水,是因肝硬化性腹水具备低蛋白水平和低调理素活性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盱眙县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盱眙县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占据比例为29.80%,革兰阴性菌占据比例为68.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在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是81.69%以及46.97%。相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流行播散对临床病人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由细菌作为宿主细胞的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叫做噬菌体(bacteriophage,简写作phage),也叫做细菌病毒(bacterialvirus)。噬菌体通过宿主能够进行大量的繁殖增长,并且可以进入到细菌细胞的内与其受体进行结合,产生出具有特异性的DNA物质在宿主的体内大量繁殖,逐渐成为子代噬菌体,宿主在侵蚀下逐步的分解从而死亡。因此,噬菌体制剂不仅有许多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是可以在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它们可抵抗市场上所有的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也具备相应的能力成为超级细菌。根据资料表明被烧伤者最终死亡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受到合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并且由于使用了较多的抗生素类药物,增加了对该细菌的耐药性,根据相关统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甚至一度排在所有G-菌中的首位,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最要重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制订质量控制策略,保证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检验资料,临床细菌检验的标本主要包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创伤组织标本以及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观察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1582份,总合格率为87.89%,其中血液标本的合格数为328例,合格率为93.71%,痰液标本的合格数为204例,合格率为76.1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痰液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相关制度,操作中防止污染,以上措施均能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