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艾灸结合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诊的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施加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Ashworth测定痉挛程度。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症状有明显改善,0级、Ⅰ级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但观察组Ashworth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0级、Ⅰ级患者共24人(61.54%);对照组0级、Ⅰ级患者共13人(33.33%),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艾灸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肌肉痉挛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了10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接受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理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了详细记录。采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估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odified Ashworth Scale评估患者的肌肉痉挛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6岁,男性占60%,平均病程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2岁,男性占58%,平均病程为5个月。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平均提高了18.5分,Barthel指数平均提高了25分;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分和20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Modified Ashworth Scale平均下降了0.57分,而对照组在实际构建过程当中仅下降了0.27分。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肌肉痉挛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 上肢肌肉痉挛
  • 简介:摘要: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管理是治疗偏瘫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体位摆放,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同时避免骨盆后倾和髋关节的外展、外旋。本文详细介绍了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的定义、目的及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等多种体位的摆放要点和注意事项。正确实施抗痉挛体位管理,能够抑制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管理的技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体位摆放,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偏瘫患者 抗痉挛体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6例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采用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量表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评估肌张力的变化,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移位神经生长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的损伤。术后健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肌力减退和感觉麻木,均于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时间为(17.3±1.4)个月(15~19个月)。术后1、12个月偏瘫侧FM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及改良Ashworth分级显示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均呈逐渐改善的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例患者中,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5例患侧未引出波形的患者,术后12个月均可以引出波形。1例患者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潜伏期为29.7 ms,波幅为0.8 mV;术后12个月潜伏期为22.0 ms,波幅为1.9 mV。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的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疗效好。

  • 标签: 偏瘫 中枢神经系统 痉挛 上肢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6例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采用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量表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评估肌张力的变化,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移位神经生长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的损伤。术后健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肌力减退和感觉麻木,均于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时间为(17.3±1.4)个月(15~19个月)。术后1、12个月偏瘫侧FM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及改良Ashworth分级显示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均呈逐渐改善的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例患者中,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5例患侧未引出波形的患者,术后12个月均可以引出波形。1例患者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潜伏期为29.7 ms,波幅为0.8 mV;术后12个月潜伏期为22.0 ms,波幅为1.9 mV。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偏瘫的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疗效好。

  • 标签: 偏瘫 中枢神经系统 痉挛 上肢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联合生物反馈对痉挛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内进行治疗的痉挛偏瘫患儿70例纳入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强制性运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强制性运动 生物反馈 痉挛性偏瘫患儿 上肢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镜像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镜像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位觉感。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VAS、前屈30°及前屈60°AE值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的FMA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镜像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作业疗法联合头穴丛刺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头穴丛刺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做综合评价。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上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定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头穴丛刺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独的作业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头穴丛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收录患者90人。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45人,分别应用功能训练和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上肢部分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3/45(95.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0/4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MB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提高,观察组FMA评分与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疗效优异,且值得推广。

  • 标签: 靳三针 功能训练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推拿点穴联合康复治疗对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住入院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推拿点穴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肢体恢复情况和治疗成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分值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点穴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颇佳,对提高患肢运动能力起到巨大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推拿点穴 康复治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收录患者90人。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45人,分别应用功能训练和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上肢部分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3/45(95.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0/4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MB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提高,观察组FMA评分与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疗效优异,且值得推广。

  • 标签: 靳三针 功能训练 上肢功能
  • 作者: 朱骏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10-28
  • 出处:《医师在线》
  • 机构: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启东   2262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收录患者90人。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45人,分别应用功能训练和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上肢部分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3/45(95.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0/4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MB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提高,观察组FMA评分与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配合功能训练疗效优异,且值得推广。

  • 标签: 靳三针 功能训练 上肢功能
  • 简介:表明A组所采用的健侧取穴、强刺激的方法在偏瘫早期的治疗中能有效地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A组在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评定中,表1 2组患者入院时患侧上肢功能比较

  • 标签: 上肢功能 偏瘫早期 功能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双上肢运动想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患者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20例)实施患侧上肢运动想象训练,观察组(20例)实施双上肢运动想象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估(FMA)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47.12±5.11)分、(78.04±6.8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46±4.60)分、(71.79±6.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为(82.26±7.77)分,高于对照组的(75.88±6.49)分,(P<0.05)。结论  双上肢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  脑卒中偏瘫 双上肢运动想象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麦粒灸,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后均行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2、2.59、2.27、2.30、2.62、2.42,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7、2.30、2.33,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在治疗偏瘫痉挛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针刺 麦粒灸 脑卒中 偏瘫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