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自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研究选取100例高血压肾病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一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透析过程中的细致护理、并发症预防措施、营养与饮食指导以及出院后的定期随访。通过特定的评估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透析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评估。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焦虑评分由干预前的平均58分下降至32分,抑郁评分由平均55分下降至30分。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总体评分由干预前的65分提升至85分。在透析效果上,透析充分性指标(Kt/V)由干预前的平均1.2提升至1.6。同时,一年内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5%下降至15%。结论:通过一年的综合护理干预,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透析效果均得到显著提升。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情感得分、健康指数、一般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在尿毒症期肾脏弹性变化的特点,并测量肾脏皮质厚度,分析其与皮质弹性指数(elasticindex,EI)的相关性。方法:尿毒症期患者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1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肾脏皮质、髓质及肾窦EI值及皮质厚度的差异,并分析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组皮质区的EI值高于高血压肾病组(t=-2.37,P〈0.05);在髓质区,糖尿病肾病组EI值低于高血压肾病组(t=2.43,P〈0.05);两组肾窦的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皮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肾脏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存在正相关(r=0.35,P〈0.05)。结论:在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EI值有不同变化,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早期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早期肾病的5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同期5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对比检测结果。统计试验组患者单一检测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联合检测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78.85%,均低于联合检测的96.15%(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用于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法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并且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对照两组诊断情况。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PS指标、BV指标、BF指标对照中,实验组分别是0.63±0.13(ml/100g)、0.64±0.14(ml/100g)、24.18±3.29(100g.min),对照组分别是15.74±2.13(ml/100g)、2.78±0.75(ml/100g)、62.68±7.48(100g.min),(t=10.971,p=0.000),结果有差异。(2)本组选取的36例患者采用CT诊断后,诊断正确为35例,诊断正确率为97.2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使用CT诊断,并且诊断正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